不见梁时说法僧,一台芳草自青青。
满山码碯殷红子,空验天花旧点灵。
【注释】
梁:即“梁朝”,指南朝的梁。
说法僧:指僧人讲经说法之场所。
台:指雨花台。
芳草:青草,泛指花草。
码碯(qīn)殷红子:一种红色的小颗粒,是山莓科植物山莓的果实,俗称“山泡儿”。
天花:佛教传说中如来佛祖的圣物,用金箔制成,故称“金箔”。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雨花台。雨花台位于南京市东郊,是南京一处著名的风景区。诗中的“不见”一词,说明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雨花台上已经看不到和尚们讲经说法了。因为南京在历史上曾经是佛教盛行的地方。雨花台的名字也与佛教有关。相传南朝梁武帝曾在这座山上建寺,后来毁于兵乱,只剩下一座空塔。到了唐朝,这里又重新修建了一座寺院。但后来由于战乱不断,这座寺院也荒废了,最后连和尚们都不见了。诗人站在雨花台上,只见满山遍野都是山莓树,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小果子,这些果子长在山上,所以叫“满山码碯殷红子”。“殷红”“殷”是深红色的意思,“殷红子”就是形容这种果子鲜红欲滴的样子。而“空验天花旧点灵”一句,则暗含着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天花”是指佛教传说中的如来佛祖的圣物“金箔”,它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力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现在和尚们已经不在这里讲经说法了,但是当年这里曾经有和尚们讲过法、开过光,那些佛像上的金箔就是他们留下的印记。
这首诗通过描写雨花台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