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犁山田土中,获得昔人垦田器,似铎有柄,如钟不圜。
身长二尺径八寸,口薄腹厚唇微穿。颜色绀碧艳绿处,间有班红如血鲜。
形模古拙见者怪,铜性已变不复辨,疑是死铁兼顽铅。
老翁视为弃物委床下,一朝移出茅檐前,尘灰糠秕俱塞填。
乃有博雅识是古田镈,垂涎拂拭再三看,扣之尚觉声隐然。
水痕土色两相蚀,叹息不知铸自三代之何年。邀翁问所得,共入酒家保,买以十万青铜钱。
买来携归置几案,一架坐插青丝毡。图书钟鼎相联编,宝玩要使儿孙传。
自秦历汉以来此镈只在土,出世便苦无常主。博雅好事归泉台,可怜阅世亦如草头露,高堂山鬼不守护。
他家更有好古人,又以青钱易将去。
我们需要逐句翻译这首诗:
桃州古田镈歌
译文:这是一首关于桃州古田镈歌的诗。老翁犁山田土中
注释:老翁在山田里犁地。获得昔人垦田器,似铎有柄,如钟不圜。
注释:老翁得到了一种古代的农具,看起来像是铎,但柄比钟要长一些。身长二尺径八寸,口薄腹厚唇微穿。
注释:农具的长度是2尺,直径是8寸,口部较薄,而腹部较厚,嘴唇有些穿破。颜色绀碧艳绿处,间有班红如血鲜。
注释:这种农具的颜色是绀碧和艳绿相间,中间还有一些红色的部分,就像新鲜的血液一样鲜艳。形模古拙见者怪,铜性已变不复辨,疑是死铁兼顽铅。
注释:农具的形状古朴而粗犷,让人感到奇怪。它的铜性已经改变,不再能够辨别出其材质,它更像是被当作了死铁或顽铅。老翁视为弃物委床下,一朝移出茅檐前,尘灰糠秕俱塞填。
注释:老翁原本把这农具当作废弃的物品,把它放在床下。但是某一天,他把它从床下移了出来,放在了茅檐前,周围都堆满了灰尘、糠皮和秕谷。乃有博雅识是古田镈,垂涎拂拭再三看,扣之尚觉声隐然。
注释:这时有一个博学的人认出这是古老的田镈,于是他多次擦拭并仔细观察它,尽管这样,他还觉得它的声音仍然隐约可闻。水痕土色两相蚀,叹息不知铸自三代之何年。
注释:水渍和泥土的颜色相互侵蚀,使得这枚田镈的制作年份无法得知。邀翁问所得,共入酒家保,买以十万青铜钱。
注释:于是邀请老翁问他得到了什么,一起进入酒馆保证,用十万青铜钱购买下来。买来携归置几案,一架坐插青丝毡。图书钟鼎相联编,宝玩要使儿孙传。
注释:他们把这件宝物带回家,放在一旁的桌子上,上面插着青丝毡。桌上还有图书和钟鼎等文物,这些宝贝都要传给子孙后代。自秦历汉以来此镈只在土,出世便苦无常主。
注释:自从秦始皇到汉朝以来,这块田镈一直埋藏在地下,它的主人总是在变化。博雅好事归泉台,可怜阅世亦如草头露,高堂山鬼不守护。
注释:博学的好事之人最终将它带到泉水边,可惜这个世界就像草头上的露水一样短暂,山里的神灵也不会守护它。
接下来是赏析:
这首《桃州古田镈歌》描绘了一位老翁意外地获得了一块古老的田镈,并将其带回家中珍视的故事。诗中通过对这一农具的具体描述和对其背景的探讨,展现了古人对农耕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诗人通过对比现代与过去的时间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