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烟寒似暝,鸱殿与云齐。
栗鼠下阶走,竹鸡当户啼。
碑荒文字古,僧老语言低。
欲住嗟无计,斜阳映杖藜。
废寺
山烟寒似暝,鸱殿与云齐。
栗鼠下阶走,竹鸡当户啼。
碑荒文字古,僧老语言低。
欲住嗟无计,斜阳映杖藜。
注释:
废寺:已经废弃不用的寺庙。
山烟寒似暝:指天色渐晚时,山间云雾缭绕,景色苍茫。寒似暝,形容天色阴沉,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鸱殿: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屋顶装饰物,形如鸱鸟,用瓦片拼成。
与云齐:与天空中的云雾相接,显得更加高远。
栗鼠:一种小型鼠类动物,毛色棕黄,腹部有黑色斑点。下阶走:在石阶下面行走。
竹鸡:一种鸟类,生活在山林中,其叫声类似竹叶沙沙作响。当户啼:在门口啼叫。
碑荒:指寺庙中倒塌的石碑。文字古:文字变得模糊,难以辨认。
僧老:指和尚年纪大了。语言低:说话声音低沉,可能是因为年老体衰的原因。
欲住嗟无计:想在这里住下来却没有办法。嗟,叹息的意思,表示无奈。
斜阳映杖藜:夕阳斜照在手杖上的影子。映,照射。藜,一种植物,用来制作手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废弃已久的寺庙景象,通过对寺庙内外部景物的具体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首联“山烟寒似暝,鸱殿与云齐”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秋时节的山寺图景,山烟弥漫,天色阴沉,鸱殿与云相连,展现出一种苍茫而宁静的氛围。颔联“栗鼠下阶走,竹鸡当户啼”则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寺庙内部,栗鼠和竹鸡的活泼形象与寺庙的幽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性。颈联“碑荒文字古,僧老语言低”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荒凉与岁月的痕迹,碑文残破、语言低沉,都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尾联“欲住嗟无计,斜阳映杖藜”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渴望,尽管想要在此安家落户却无法实现,只能依靠斜阳映照下的杖藜来度过一天。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废弃寺庙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