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吴暮楚几时休,未必江湖有白鸥。
万事莫如归去好,一椽当为老来谋。
春天吟思行花径,夜月琴声坐竹楼。
但得馀龄无俯仰,曾公食粥亦风流。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是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朝吴暮楚几时休? — 这句话中的“朝吴”指的是早上去往吴地(可能指现在的杭州),而“暮楚”表示晚上返回楚国(可能指现在的武汉)。诗人在这里表达他的生活节奏或行程变化无常,早晨出发,夜晚归来,没有固定的停留时间。
  2. 未必江湖有白鸥。 — “江湖”,通常用来比喻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这里的“白鸥”象征着自由与宁静。诗人在表达一种观点,即真正的自由不是简单地追求物理上的漂泊,而是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3. 万事莫如归去好,一椽当为老来谋。 — “万事”泛指生活中的种种事务,“归去”指的是回家。这里强调了回归家乡的重要性。而“一椽”则可能是指简陋的住所,“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筹划、考虑。诗人在这里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认为归家才是最重要的,而简朴的住所则是年老后的合适选择。
  4. 春天吟思行花径,夜月琴声坐竹楼。 — 描述了诗人在春天里行走在花间小径上的情景,以及晚上在月光下弹奏乐器坐在竹林之中的场景。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自然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诗意生活。
  5. 但得馀龄无俯仰,曾公食粥亦风流。 — “馀龄”指的是剩余的时间或生命余年。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够享受余生的每一天,不受外界影响。同时,引用“曾公”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如东汉末年的名士曾巩,他以清正廉洁著称。诗人在这里借用曾巩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清高品格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追求。首句“朝吴暮楚几时休?”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第二句“未必江湖有白鸥。”则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真正的自由不在于表面的漂泊,而在于心灵的自由和平和。第三句“万事莫如归去好,一椽当为老来谋。”更是强调了家的温暖和简朴生活的吸引力,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后四句通过春天的花径、夜月下的竹楼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诗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长寿和清高人格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抒发了对人生、道德和理想的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