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坐得心成佛,却便随流似不曾。
对客清谈皆有理,求他妙用独无凭。
穷通数外三春定,智慧光中万古镫。
俗眼安知真实行,空于画壁看高僧。

【译文】

蒲团坐得心成佛,却便随流似不曾。

对客清谈皆有理,求他妙用独无凭。

穷通数外三春定,智慧光中万古镫。

俗眼安知真实行,空于画壁看高僧。

【注释】

  1. 赠广淳破衣:指赠给广淳的破旧衣物。
  2. 蒲团坐得心成佛:意思是说,在蒲团上打坐时心境变得宁静,仿佛已经达到了佛的境界。
  3. 却便随流似不曾:意指尽管自己似乎随波逐流,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放弃或改变。
  4. 清谈皆有理:指在清谈中总是有理有据。
  5. 求他妙用独无凭:意指寻求某种奇妙的方法或用处却无法得到证明。
  6. 穷通数外三春定:意指在世间的荣辱得失之外,只有三个春天是注定的。
  7. 智慧光中万古镫:意指智慧的光芒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8. 俗眼安知真实行:意指普通人无法理解真正的修行和行为。
  9. 空于画壁看高僧:意指在墙壁上看到的只是高僧的形象,而无法真正理解和领悟他们的真实修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广淳的赠言来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和个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诗人以蒲团坐得心成佛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超越世俗的态度。虽然看似随波逐流,但实际上并未放弃或改变自己。这种心态在诗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强调。

诗人转向对清谈的讨论,认为无论清谈如何,总应该有其道理和依据。这表明诗人认为知识的追求应该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空洞无物的。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诗人也意识到在寻找某种奇妙的方法或用处时,往往无法得到真正的证明。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盲目追寻某些表面现象的批判。

诗的最后一句“穷通数外三春定”意味着在生活的起伏变化中,只有三个春天是注定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观。

最后一句“智慧光中万古镫”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意味着智慧之光照亮了历史的长河,为人们提供了方向和指引。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尊重和推崇。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知识和精神境界的独特理解。它不仅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也是对社会现象和文化价值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