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井清泠夜向分,露庭吟苦更谁闻。
松凉鹤立千峰月,草湿龙归一洞云。
回首江湖尘漠漠,伤心天地气纷纷。
何当共作诛茅计,免向秋风怨失群。

译文:

在清冷的夜晚,丹井边的月光分外明亮,露水湿润了庭院,我独自吟咏着,但又有谁能听到呢?松林中清凉如泉水,鹤立其中,月光照映着千峰;草丛中湿润如龙归,云气缭绕一洞穴。回首江湖,尘世的喧嚣让我感到心烦意乱;伤心天地间的气息纷飞,仿佛要掀起一场风沙。何时我们才能共谋一处茅草屋,远离这秋风中的怨叹和孤独?

注释:

  • 丹井清泠夜向分:形容月亮明亮清澈,如同井水一般。
  • 松凉鹤立千峰月:描绘月光下松树林中的清凉景象,以及一只鹤静静站立在月光下的景象。
  • 草湿龙归一洞云:形容云雾缭绕在草地上,仿佛一条龙在归巢。
  • 回首江湖尘漠漠:回想起江湖中的喧嚣与尘世的纷扰。
  • 伤心天地气纷纷:形容天地间的风沙气息让人感到伤心。
  • 何当共作诛茅计:指何时我们能共同谋划一个隐居的地方。
  • 免向秋风怨失群:表示希望避免在秋风中独自哀怨失去同伴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通过“丹井”和“清泠”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明亮的氛围,接着以“露庭吟苦更谁闻”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独吟的孤独感。第二句通过“松凉鹤立千峰月”、“草湿龙归一洞云”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第三句通过“回首江湖尘漠漠”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感慨。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