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行远远别衡阳,岂道如今却断行。
声咽为啼千嶂月,翅低因负五更霜。
虽云传信元无托,纵不遭烹亦可伤。
遥相倦飞沙上去,芦花吹雪水茫茫。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流离失所、颠沛流离的无奈和哀伤。
孤雁其一
成行远远别衡阳,岂道如今却断行。
声咽为啼千嶂月,翅低因负五更霜。
虽云传信元无托,纵不遭烹亦可伤。
遥相倦飞沙上去,芦花吹雪水茫茫。
注释:
- 成行远远别衡阳:雁群排成直线飞行,远远地离开了衡阳(今湖南衡阳市)。
- 岂道如今却断行:难道说现在它们却不再飞行了吗?
- 声咽为啼千嶂月:声音低沉如同在哭泣,因为千山万岭都在月光下显得如此清晰。
- 翅低因负五更霜:翅膀下垂是因为背负着五更时的霜。五更时分通常寒冷,所以需要加翼来保暖。
- 虽云传信元无托:虽然说是传消息,但实际上并没有寄托(即没有依靠或目标)。
- 纵不遭烹亦可伤:即使不被烹煮也足以让人感到悲伤。
- 遥相倦飞沙上去:远远地飞往沙洲。这里指迁徙的候鸟。
- 芦花吹雪水茫茫:芦苇的花絮被风吹得飘散在茫茫的水面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孤雁自比,借孤雁之悲鸣、飞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忧虑。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