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只肯净涵虚,分浦通村路却无。
风日向低鸿雁落,钓竿一半出菰蒲。
【注释】
- 水光只肯净涵虚:水光,指水面上反射的阳光;只肯,是愿意的意思;净涵虚,是指阳光照到了水里。
- 分浦通村路却无:分浦,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南通附近;通村路,指的是连接乡村的道路;却无,意思是说道路两旁并没有树木,没有遮挡。
- 风日向低鸿雁落:风日向低,是形容天空中太阳和云彩的位置比较低;鸿雁落,是指鸿雁在地面上休息。
- 钓竿一半出菰蒲:钓竿,是钓鱼时使用的长竿子;菰蒲,是水中生长的一种植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钓鱼者用一半长的钓竿伸进水里去捕捉鱼。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江面上的景色,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句“水光只肯净涵虚”,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江水的清澈与宁静。这里的“光”指的是阳光,而“水”则是江面。诗人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对江面的赞美之情。他认为,只有江水才能体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第二句“分浦通村路却无”,“无”在这里并不是指真的没有道路,而是形容道路两旁没有树木,没有遮挡。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江面的宁静与空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之中。
第三句“风日向低鸿雁落”,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天空中的景象。他看到天空中的太阳和云彩都很低,仿佛都在向着大地倾斜。而那些鸿雁则在地面上休息,似乎在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最后一句“钓竿一半出菰蒲”,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钓鱼者的动作。他看到钓鱼者用一半长的钓竿伸进水里去捕捉鱼,这既是一种生活劳作的场景,也是一种对大自然的赞美。这句诗通过描绘生活中的一幕,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