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朅来观白云,翔鸾奋鹤浮天英。
斜开锦绣春树满,溶溶半露遥山青。
忽然变现成苍狗,万里长风霍无有。
海龙塞气不敢吹,日照虚空无老时。
【注释】
朅:同“慨”,感慨。
岭上朅来观白云:登上岭上,观看云霞。朅来,登上之意。观,观看。
翔鸾奋鹤浮天英:飞翔的鸾、鹤与天上的云霞交相辉映。奋,振起。翱翔,指飞翔的鸾、鹤。浮,漂浮在空中。天英,天上的云彩。
斜开锦绣春树满:春日的树木,如锦绣般绚丽多彩。斜开,形容树木斜倚的样子。
溶溶半露遥山青:远远望去,隐隐约约的山上,雾气笼罩,山色显得朦胧。溶溶,隐约可见的样子。
忽然变现成苍狗:突然之间,云霞变成一片苍翠的狗毛。忽然,形容变化很快。
万里长风霍无有:万里之外的狂风,也消失了。霍,形容极迅速消失。
海龙塞气不敢吹:连海上的龙王也不敢吹动它,形容云霞之高。塞,堵塞,阻挡。
日照虚空无老时:阳光照耀着空阔的虚空,没有岁月的痕迹。无老时,即没有岁月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咏写云霞变幻的。全诗以咏物抒情为主,兼有议论和夸张的手法。前四句写登岭远望所见的云霞之美;后四句写云霞变幻为苍狗的奇妙景象和它给人们带来的愉快心情。
诗一开始写作者登上岭上远望,只见那朵朵白云在天际翻腾,像飞鸟展翅,像神龙游动。这些云霞,又像凤凰、鸾鹤,在天空飞舞,与天上的云霞交相辉映。诗人从眼前看到的这番奇景中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喜悦。
第二句写春树满山,色彩斑斓。这里用“锦绣”来形容春树的色彩,形象地描绘了春光的美好和艳丽。
第三句写远望中的山色朦胧,仿佛只露出一半。这种景色,给人一种空蒙迷离的感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第四句写云霞忽而变为一只苍狗。这里的“忽然”二字,既写出了变化的速度之快,又表现了变化的神奇和美妙。苍狗的形象,使人联想到古人所说的:“云从龙,风从虎。”意思是说龙行云布,风随虎势,显示出大自然中万物相互感应、互相转化的规律。
最后两句描写万里之外,即使狂风怒号,也奈何不得那朵神奇的云霞。它仿佛是大海龙王也不敢轻慢的东西。同时,它又好像是太阳所照临之处,阳光照耀着空阔的虚空,没有岁月的痕迹。
此诗通过咏叹云霞的美丽和神奇,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揭示了自然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规律,给人以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