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姿国艳灿芳柯,相亚红黄诧绮罗。
高拟营邱名冠绝,未饶伊洛品繁多。
敢邀使座开青眼,为叹英华坠绿莎。
亭馆主人芹意重,数枝折贡庆清和。

【注释】

  1. 天姿国艳:天姿,天赋的姿色;国艳,国色。
  2. 相亚红黄:指色彩艳丽,与红黄争辉。
  3.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
  4. 营邱:春秋齐景公封地,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此处借指洛阳。
  5. 伊、洛:古水名,伊水发源于陕西渭河北山,至河南巩义入洛河。
  6. 芹意:比喻微末之意,谦词,犹言微薄之情,亦作“芹忱”。
  7. 清和:清新和顺。
  8. 折贡:折损,这里表示赠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病中送给友人的,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以及对其命运的惋惜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句“天姿国艳灿芳柯”,开篇便以“天姿国艳”来形容牡丹的美貌,接着以“芳柯”来描绘其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芳”字,不仅形容了牡丹的美丽,也寓意着它的香气四溢,引人入胜。

第二句“相亚红黄诧绮罗”,则是进一步将牡丹与红黄对比,形容它的颜色艳丽,如同绚丽的锦缎一般,光彩夺目。这里的“诧”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牡丹之美的惊叹和赞美。

第三句“高拟营邱名冠绝”,“高拟”是指比拟,用洛阳牡丹比作洛阳的名胜,以此表达牡丹之盛,无与伦比。而“冠绝”则强调了牡丹的非凡地位,无人能及。

第四句“未饶伊洛品繁多”,则转向了牡丹的生命力,虽然洛阳牡丹名声显赫,但其生命力依然旺盛,种类繁多,难以数清。这里的“伊洛”指的是洛阳地区,诗人通过对比洛阳的牡丹与其他植物的品种之多,表达了对牡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转而感叹自己的命运,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敢邀使座开青眼”,“敢邀”是勇敢的意思,诗人想要邀请朋友坐在高位上欣赏牡丹,但未能如愿,只能遗憾地看着牡丹枯萎。这里的“青眼”指的是高贵的地位,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期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第五至八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牡丹凋零的惋惜之情。“为叹英华坠绿莎”,“英华”是指牡丹的花,“坠绿莎”则意味着花已凋零,落在绿色的草地上。诗人对此感到惋惜,因为牡丹的美丽已经无法挽回。

最后两句“亭馆主人芹意重,数枝折贡庆清和”,表达了诗人对于牡丹的深厚情感。他认为牡丹的主人(亭馆主人)对它寄予了深厚的情感,即使只折了一两支牡丹,也会被视为珍贵的礼物。这里的“芹意重”是指诗人对自己所赠牡丹的重视和珍视。而“数枝折贡庆清和”则表明了牡丹虽已凋零,但其精神仍然得到了人们的赞赏和怀念,成为了一种清新和谐的象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