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帚高悬绝点埃,贮藏秋色枕山隈。
僧眠石室衣生雾,客步莎庭迹印苔。
占竹鸳雏容得老,采花蜂蝶枉教来。
澄怀观道如痴者,兀坐忘归忽自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句分析诗句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按照题目要求,逐一进行具体赏析。

“寒帚高悬绝点埃”,这两句是写景,描绘了一副山中幽静的图景。“寒帚”,即扫帚,这里比喻僧人。“绝点埃”意思是说僧人们清扫落叶,扫除尘埃,使得整个寺院都十分清洁,没有一点尘土。“贮藏秋色枕山隈”的意思是说秋天到了,山里的树叶都落完了,寺院的四周都是山,因此寺院里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僧眠石室衣生雾,客步莎庭迹印苔。”这两句描写的是僧人们睡觉,而客人走路的时候踩在草地上留下了足迹。从后一句的“迹印苔”可以知道,客人是来去匆匆,来不及清理自己走过的地方。“占竹鸳雏容得老”,这一句是诗人对前一句的进一步描写,“占竹鸳雏”指的是和尚,“鸳雏”指小鸟,也就是鸟儿。“容得老”意思是说这些小动物都长得很老很老了。诗人通过写小鸟和鸟巢已经长得很老,从而暗示了时间过得很快。“采花蜂蝶枉教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采花的蜜蜂蝴蝶都没有来采花,而是被鸟儿吸引来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时间过得很慢,而那些不速之客却总是来打扰我们,让我们不能安心休息。

“澄怀观道如痴者,兀坐忘归忽自咍”。诗人最后写道:“澄怀观道如痴者,兀坐忘返忽自咍”,意思是说:我正在观察着自然之道,就像喝醉了酒一样,忘记了回家的事情。忽然之间笑了出来。这一句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升华。诗人用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写法,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想,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答案】

译文:

寒冷的扫帚高悬,把尘埃扫尽,寺中弥漫着秋天的气息。

僧人们睡在石屋里,衣裳上沾满了灰尘,而那些鸟儿也长得很老了。

游客们行走在莎草上,留下了脚印,而那些鸟儿们也来啄食那些足迹中的昆虫。

我在观察自然的大道中,就像喝醉了一般,忘记了回家的路,忽然大笑起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览慧聚杂题岩阴堂时的所见所思。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绘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