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力穷时地更偏,瘦藤危石两苍然。
山僧已识幽人意,借与禅床自在眠。

【注释】

脚力:脚力,体力,这里指行走的力气。穷时:走尽了的时候。地更僻:更偏僻的地方。瘦藤:瘦藤缠着石,形容山中景象。危石:险峻的岩石。两苍然:显得又高又大(苍然,形容颜色、气势)。山僧:山中的僧人。幽人意:幽居之人的心意。借与:请予。禅床:和尚睡觉用的木制床榻。自在眠:安然地睡觉。

【赏析】

此为诗人隐居于西隐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脚力穷时地更偏”,写诗人在走尽了所有可以前往的地方后,来到了更为偏远的地方。这里的“脚力”是指自己的体力,而“穷时”则表示已经走到了尽头。这种描述既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独立生活的追求。

次句“瘦藤危石两苍然”,描绘了一幅山野之中的景象。这里的“瘦藤”和“危石”都是用来形容自然景色,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营造出了一种孤独而又坚韧的氛围。诗人在这里不仅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第三句“山僧已识幽人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山中的僧人之间的互动。这里的“幽人意”指的是隐居者的内心世界,而“已识”则表示他们已经彼此了解。这种描写体现了诗人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向往。

末句“借与禅床自在眠”,则是对整个主题的升华。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山中隐士,通过将自己的床铺让与山中的僧人使用,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表述既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接受,也表达了他内心对于自由和独立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