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起独高雄入汉,相辉相映翠成堆。
若非群玉昆西至,即是三峰海上来。
疑有洞天通日月,绝无樵路到尘埃。
如何得似巨灵手,擘向天家对凤台。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阳朔山峰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独起独高”:形容山峰非常高耸,独自矗立。”高雄入汉”:山体高耸到与汉水相接的地方,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度。”相辉相映”:形容两山之间的景象相互辉映,形成美丽的画面。”翠成堆”:形容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2. “若非群玉昆西至”:如果不是从昆仑山传来的群玉,那么这些玉石是从哪里来的呢?”三峰海上来”:这里的三峰是指山峰,它们来自海上。这一句表达了对山峰来源的好奇和探索。
  3. “疑有洞天通日月”:这里用”洞天”来形容山中隐藏着神秘的世界,仿佛可以通往天空和月亮。”绝无樵路到尘埃”:形容山中的路径非常难走,几乎没有人迹,只有樵夫才能到达。这一句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4. “如何得似巨灵手”:如何能像巨灵神的手那样神奇地将巨石搬动呢?这里的巨灵神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形象,他用双手举起了重达千钧的石头。这一句表达了对山的神奇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5. “擘向天家对凤台”:将这块巨大的石头搬到天家(即皇宫)去,摆放在凤台上。这一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权力的象征——凤台的向往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阳朔山峰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山峰描绘得犹如仙境一般,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权力象征的向往。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充满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