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屹金城唐砥柱,如何流落向蓬州。
一时名节犹山重,千古忠魂与水流。
不待遗文垂纪录,自存生气沮奸谋。
当时谁挽浯溪水,为洗离堆一段愁。

这首诗是宋代文豪苏轼的《题鲜于子骏学士祠堂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第一句:“屹屹金城唐砥柱,如何流落向蓬州。”

  • “屹屹”表示高大、坚固的意思。
  • “金城”指的是坚固的城市或堡垒。
  • “唐砥柱”则是指像砥石一样的坚固和稳定的象征,这里比喻鲜于氏像一座坚固的城池一样。
  • “如何流落向蓬州”则是说这样的坚固为何会沦落到蓬州(今四川蓬江)这样一个地方。

第二句:“一时名节犹山重,千古忠魂与水流。”

  • “名节”在这里指名声和节操。
  • “山重”形容名声如同重山般高重。
  • “千古忠魂”指的是鲜于氏的忠诚精神被后人永远铭记。
  • “水流”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强调忠诚的精神如同河水一般长流不息。

第三句:“不待遗文垂纪录,自存生气沮奸谋。”

  • “遗文”指的是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
  • “垂纪录”表示这些文献将永久记录下这些事迹。
  • “自存生气”意味着鲜于氏的忠诚精神和节操在人们心中自然地传承下去,无需人为去记录它们。
  • “沮奸谋”则是用来阻止那些奸诈的人的计划。

第四句:“当时谁挽浯溪水,为洗离堆一段愁。”

  • “浯溪水”指的是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
  • “为洗离堆一段愁”表示有谁能像当年颜真卿那样,挽起溪水来清洗鲜于子骏的墓地,以此来洗净那段因失去而带来的忧愁。

最后两句:
“当时谁挽浯溪水,为洗离堆一段愁。”

  • 这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诗人对鲜于子骏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他对颜真卿等人能够挽起溪水洗涤离堆之愁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鲜于子骏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忠诚之士的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金城和砥柱比喻鲜于氏的坚贞不屈,山重和水流比喻他忠诚的精神永存不朽。同时,诗歌还通过颜真卿等人的行为,寄托了诗人对于忠诚和正直的赞美和期待,以及对失去忠臣的痛苦和哀怨。整首诗既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又展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