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愁聊复上层楼,上到层楼转更愁。
杳杳青烟榆夹塞,鳞鳞翠浪麦平畴。
山连楚甸三千里,地隔中原四百州。
立尽栏干谁领会,沧波渺处起沙鸥。
【注释】樊城:今湖北襄樊市。同罗季能、章成父、张子直:都是作者的朋友,同在襄樊为官。制胜楼:樊城名胜之地。避愁聊复上层楼:诗人因登此楼而发愁,但想借以排解愁绪。
【赏析】
首联点出“同罗季能、章成父、张子直”,说明三人同登樊城制胜楼。诗中用“聊复”二字,表明诗人此时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想摆脱忧愁,登上樊城高台去欣赏一下自然风光;另一方面又担心登楼后更增愁绪,所以开头两句写得很委婉含蓄。
第二联写诗人登上樊城高台后的所见所感。上联说登上樊城高台后,更添一层愁绪;下联则写登楼所见。从高处俯瞰,远处烟雾蒙蒙;近处麦浪滚滚,绿波荡漾。这既写出了樊城的景物特点,也表现了诗人登高时的所见之景和内心感受。
第三联写诗人对登临所见的感想。山连绵不断,连接楚地三千里;地隔中原四百州,远非咫尺之地。这既是对樊城地理环境的形象描述,也是诗人感慨时局的一种表达。
尾联写诗人登临高处,极目远眺,只见江水茫茫。面对无边无际、渺无边际的江水,他不禁感叹:自己已立尽栏杆,可还是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孤寂。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樊城风光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樊城的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