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三十里平原,仰止高山礼甚专。
烈日秋霜千祀后,寒烟荒草两茔前。
一瞻文献生何晚,三叹奸邪死不先。
臣也不忠宜共戒,烝尝何惜更加笾。
这是一首和宋之无韵的七言绝句,题目是“和幕府税巽父吊陈任二谏议韵”,作者为宋代著名诗人苏轼。下面逐句翻译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出门三十里平原,仰止高山礼甚专。
- 翻译:走出家门三十里,来到广阔的平原上,仰望着高大的山峰,表示对它们的敬意特别专一。
- 注释: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人物心境的对比——自然宏伟而人则显得渺小,但内心却充满了敬畏。
- 赏析:开篇即用宏大的场景拉开诗的序幕,既显示了诗人的胸怀壮志,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高度赞赏。
第二句:烈日秋霜千祀后,寒烟荒草两茔前。
- 翻译:太阳如火,秋霜如刀,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荒凉的原野上,墓碑前飘荡着寒烟。
- 注释:这里“千祀”指的是漫长的岁月,“坟茔前”指的是墓地所在的地方。
- 赏析:这一联通过对比“烈日”、“秋霜”、“寒烟”和“荒芜的土地”,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历史的沉重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之情。
第三句:一瞻文献生何晚,三叹奸邪死不先。
- 翻译:虽然我未能亲自去瞻仰他的遗像,但在我心中,他的学问如同文献一样珍贵,他对于奸恶之人的痛恨,让他在死亡之前没有机会先走一步。
- 注释:这里“文献”指的就是死者留下的学问或成就,“奸邪”指的是邪恶之徒。
- 赏析:通过这句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死者学术成就的尊重,同时也透露出对那些奸佞之人的不满和憎恶。
第四句:臣也不忠宜共戒,烝尝何惜更加笾。
- 翻译:作为臣子,我本不应有私心杂念,所以应该时刻警戒自己不要背叛;即使只是简单的祭祀,也应当珍惜这份仪式,增添一份虔诚。
- 注释:这里的”臣”指代的是诗人自己,“烝尝”指的是古代祭祀时的食物祭品,“笾”是祭祀时用的竹制的礼器。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自己职责的认识和对忠诚的渴望,同时呼吁人们要珍惜每一次的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对生命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