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秋晚对风沙,今近重阳喜在家。
自断此生甘皓首,能消几度看黄花。
闲身颇觉便筇竹,醉态都忘脱帽纱。
且问小舟溪上去,飞鸥数点夕阳斜。
丙午年秋天我路过阳羡,偶然间写了这首诗。
每年到了秋天的晚上,我总是面对风沙,今年重阳节时,我很高兴能在家。
自认为一生清白如玉,愿意直到皓首,又能消受多少次赏花?
悠闲的身体感觉像筇竹一样轻松,喝醉了酒就忘记了脱帽,好像脱下帽子纱巾。
请问小舟上的人,去溪上去的小路在哪里,飞鸥在夕阳斜照的时候几点?
注释: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是吉祥的日子,因为“九”与“久”谐音,有长久平安之意。
- 阳羡:即今江苏省宜兴市,是吴王夫差的故地,也是晋代著名隐士葛洪的故乡。
- 自断此生甘皓首:意思是说自己甘愿一辈子保持纯洁清高,不愿为官。
- 看黄花:指重阳节赏菊。
- 闲身:指身体闲适,没有烦恼。
- 便筇竹:意谓手执筇竹杖。筇,一种用竹子做成的手杖。
- 醉态:指醉后的状态。
- 溪上去:泛指去溪流边游玩。
赏析:
这首《九日蓝田会饮》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诗人当时正任江州司马。他以“奉诏”的名义赴九江,与袁滋、李渤等人相约游庐山南麓的西林寺。九月三日,他们在蓝田山庄欢宴,饮酒赋诗。作者在诗中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他潇洒不羁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