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悟金仙空色教,化生千百对青春。
强颜翁媪栀为貌,取悦儿童丝系身。
立仗无言开口甚,当筵何事掉头频。
笑他鲍郭经年舞,我过莺花即问津。
丁未效八窗叔赋黄郎
夙悟金仙空色教,化生千百对青春。
强颜翁媪栀为貌,取悦儿童丝系身。
立仗无言开口甚,当筵何事掉头频。
笑他鲍郭经年舞,我过莺花即问津。
注释:
- 丁未:唐玄宗天宝六载(747),诗人时年16岁。
- 效:模仿、效仿。
- 八窗叔:杜甫的族叔杜有邻字八窗。
- 黄郎:李白号青莲居士,故称。
- 夙悟金仙:很早就领悟了佛家“色即是空”的道理。
- 空色教:佛教禅宗以“不立文字”为宗,认为一切法皆无自性,皆因缘和合而成,离诸相可得真如,故曰空色。这里用佛家语。
- 化生:教化众生。
- 千百对:形容众多的青春男女。
- 强颜翁媪:勉强装出老年人的样子。
- 栀为貌:指女子打扮得像栀子花一样美丽,这里用花来比喻女子。
- 取悦儿童:使孩子们开心。
- 立仗:指在宴会中站立侍候。
- 开口甚:指说话。
- 当筵:面对宾客。
- 何事:为何事。
- 掉头频:指频频改变头的姿势。
- 笑他:讥笑别人。
- 鲍、郭:指战国时期善于歌舞的乐师公孙捷和邹衍。
- 经年舞:多年舞弄。
- 我过莺花:我经过莺歌燕舞的地方。
赏析:
丁未年,也就是天宝六年(747),诗人16岁时,他模仿杜甫的族叔杜有邻(字八窗)所作赋《黄郎》诗,并写下了自己的创作。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感慨。
首联“夙悟金仙空色教,化生千百对青春。”诗人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要远离世间的纷扰和虚伪,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这种思想源于他对佛教“色即是空”的理解,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内心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世界的本来面目。而那些年轻的人们,正是被世间的种种诱惑所迷惑,失去了本心,变得浮躁和不安。
颔联“强颜翁媪栀为貌,取悦儿童丝系身。”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这些年轻人的状态。他们虽然年轻,但却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他们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外表来讨好别人,以此来获得地位和财富;同时,他们也会因为害怕失去地位和财富而被迫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这种状态不仅让他们失去了自我,也让他们的心灵变得空虚和痛苦。
颈联“立仗无言开口甚,当筵何事掉头频。”诗人观察到了那些年轻人的一些行为举止。他们在宴会上总是保持沉默,不敢多言。而在其他场合,他们却频繁地改变自己的姿势,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这种行为表明了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和反感,也反映出了他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笑他鲍郭经年舞,我过莺花即问津。”诗人用一种反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嘲笑那些年轻人的行为就像是那些善于舞弄的乐师们一样,只是表面上的繁华而已。而他自己则经历过许多地方,见识过各种风景,因此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感到陌生,也不需要去询问别人的意见。这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经验的自信和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