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愿年丰。
仓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
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
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以下是对这首诗《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的逐句解读与翻译:

  1. 诗句释义: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愿年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深深的关怀和敬意,他带着美酒亲自去询问农民的生活状况,并表达了共同的愿望——希望年景能够丰收。

  2. 译文注释:仓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 译文注释:仓库里装满了粮食,希望农民们可以丰衣足食。农具应该更加完善,以提高农田的效率。在南方的稻田常常在夜晚下雨,而岭南的土地没有不受春风吹拂的。皇帝的恩德如同阳光普照,使百姓们感到温暖如春,甚至七十岁的老人也乐在其中。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南方稻田的夜间雨景和岭南土地常年被春风拂过的景象,展现了南方特有的农业景观。同时,通过对比北方和南方的农业环境,强调了皇帝的恩泽给南方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让老人们也能够享受到这样的温暖。
  1. 创作背景:宋代李曾伯的这首诗作于宋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农业生产的关注,以及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关心。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厚的感情,以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

  2. 关键词解析

  • 持酒殷勤:表达了诗人亲自前往农民家中,用美酒表达对农民的关心和问候。
  • 忧时同此原年丰: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生问题的忧虑,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 仓箱欲致崇墉积:描述了农民家中粮食充足,生活安定。
  • 耒耜宜加旷土功:提到了农具的重要性,说明农民需要更好的工具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水北有田均夜雨:描绘了南方稻田经常在夜晚下雨的景象,体现了南方独特的气候特点。
  • 吾皇德化形扶杖:表达了皇帝的德政使人民感到温暖如春,甚至到了七十岁还能享受这种福气。
  • 吾皇德化形扶杖:描述了老年人因为皇帝的恩德而生活得舒适,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福祉的重视。

《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农民深情的诗歌,也是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还能感受到他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表达,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