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流岩窦本来清,易以清名亦徇名。
却笑两公徒蚌鹬,如今赢得坦斋声。

注释:

  1. 清泉,指清泉寺。鲍公泉:北宋名臣鲍防曾在此隐居,后人称之为鲍公泉。赵公泉:北宋名臣赵抃曾在此居住,后人称之为赵公泉。真西山易为清泉坦斋作记:真德秀曾为清泉寺题写《清泉堂记》,故称之。
  2. 岩窦:石穴。清泉:泉水清澈。本来清:原本清澈。
  3. 易以清名亦徇名:把“清”字作为名字。易:改变。
  4. 却笑两公徒蚌鹬:嘲笑那些只知沽名钓誉的人。
  5. 如今赢得坦斋声:现在才赢得了清泉寺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清泉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
    首二句,诗人以清泉寺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山水相依、环境优美的画面。这里的“清泉”、“岩窦”都是对清泉寺的赞美,而“本来清”则是诗人对清泉寺本身的评价。
    第三句,诗人通过“易以清名亦徇名”的表述,表达了对那些只知沽名钓誉的人的嘲讽。这里的“易”字,既是对清泉寺名字的解释,也是对那些沽名钓誉者的讽刺。
    第四句,诗人进一步展开对那些沽名钓誉者的思考,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徒劳无功的。这里的“却笑两公徒蚌鹬”,是对那些沽名钓誉者的讥讽和嘲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行为的不屑一顾。
    最后一句,诗人以“如今赢得坦斋声”收尾,表达了自己对清泉寺的自豪和赞美之情。这里的“赢得”二字,既是指清泉寺在人们心中的名声,也是指清泉寺在历史上的地位。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又展现了他对清泉寺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