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唐德丛复兴隆,仁义条陈百奏中。
正欲谏君今别驾,延龄更不念孤忠。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借对唐宣宗的评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相唐德丛复兴隆”,这是对唐宣宗的赞美。他称颂唐宣宗的德行和治理能力,认为他是恢复唐朝繁荣的关键人物。这里的“德”和“治”都是关键词,分别代表了德行和治理的能力。而“复”和“兴”则表示振兴和发展,强调了唐宣宗对于国家的重要贡献。

“仁义条陈百奏中”。这句诗表达了唐宣宗在治国理政中注重仁义的理念。他认为只有仁义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这里的“条陈”是指详细地陈述,“百奏”则表示各种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唐宣宗会详细地陈述他的治国理念,包括仁义在内。

第三句“正欲谏君今别驾”,诗人表达了他对唐宣宗的担忧。他认为唐宣宗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意见而疏远自己,就像现在的宰相一样。这里的“谏君”表示劝谏君王,“别驾”则表示宰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正想劝谏唐宣宗,但现在却只能做宰相,无法接近君王。

最后一句“延龄更不念孤忠”,则是诗人对唐宣宗的失望和无奈。他认为唐宣宗不仅不会采纳自己的意见,甚至也不会记得曾经的忠诚。这里的“延龄”表示延长寿命,“孤忠”则表示孤独的忠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已经老了,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但唐宣宗却不再关心他的忠诚,甚至忘记了他的存在。

这首诗通过对唐宣宗的评价,表达了诗人的政治主张和情感态度。同时,通过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