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岩东转画旗,拂云穿石上霏微。
抱溪修竹通千个,夹道乔松过十围。
檐外一潭泓翠碧,窗间万斛溅珠玑。
使君不用笙歌拥,漱玉声中岸帻归。
【注释】
玉泉庵:在今安徽黄山市汤口镇。
瀑布岩:指石笋峰,在玉屏楼后,因有“玉帘瀑布”而得名。东转画旗:山势向东旋转,如旗飘扬。霏微:雨雾蒙蒙。
抱溪修竹:环抱着溪水的翠竹。通千个:形容竹的茂密。
夹道乔松:路两旁高大的松树。过十围:超过一围(约1.3米)。
檐外一潭泓翠碧:屋檐外有一口清澄碧绿的水塘。
窗间万斛溅珠玑:窗户内有许多如珍珠般晶莹的水花。万斛,形容水多;溅珠玑,指水花四溅。
使君:指诗人自谦之词。不用笙歌拥:用不着吹奏乐器、唱歌来迎送。笙歌,指歌舞。拥,同“拱”。岸帻归:整理头巾回来。岸帻,即“幞头”,古时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泛指官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黄山玉屏楼时写的一首咏景诗。首联写玉泉庵东面的瀑布岩,山峰向东北方向倾斜,山脚处有一座石笋峰,形如悬挂的玉帘,瀑布如玉帘垂落,飞流而下。二联写山中溪流和树木。三联写山外的景色。颔联写山上的竹林郁郁葱葱。颈联写山上的水潭,水面清澈,水花四溅,像无数颗珍珠在飞舞,令人心旷神怡。尾联写诗人游览归来的心情。全诗通过对玉泉庵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