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岭奇峰接钓台,乌龙直北更崔嵬。
万松合处虚亭敞,千佛光中梵宇开。
林外瀑泉飞朔雪,云间宝藏转春雷。
攀藤更入西庵路,一听支郎语劫灰。
【注释】
秀岭:山岭。奇峰:奇特的山峰。钓台:即钓鱼台,在浙江绍兴市西。乌龙:山名。崔嵬(cuī wéi 堆):形容山高峻险峻的样子。万松:指松柏树丛。合:聚集。虚亭敞:空阔的亭子敞开。开:指开启着。梵宇:佛教寺院。藏宝:佛经和佛像。转:震动。春雷:春天的第一声雷声。支郎:即支遁(316-404),晋代著名僧人。劫灰:佛教语,指佛教毁灭、消亡之时,也比喻战乱、动乱之世。
【赏析】
此为咏史之作。诗中写景与咏古相结合,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篇以咏史为主,借自然景色的变幻,寄托了诗人对社会沧桑的深沉感叹和对人生命运的哲理思考。
首联“秀岭奇峰接钓台,乌龙直北更崔嵬”,描绘出了一幅秀丽的自然风景画卷,将山水之美推向了极致。秀岭、奇峰、钓台等元素都极具象征意义,它们不仅代表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也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的风云变幻。“乌龙”一词更是暗指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这乌龙般威武雄壮,让人不禁肃然起敬。同时,“更崔嵬”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英雄人物的深深敬意。
颔联“万松合处虚亭敞,千佛光中梵宇开”。这句诗通过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山林之中。在这里,“万松合处”象征着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患;“虚亭敞”则意味着胸怀开阔,不拘小节,能够包容一切。而“千佛光中梵宇开”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教文化的力量和影响,让人们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一线希望在等待着我们。
颈联“林外瀑泉飞朔雪,云间宝藏转春雷”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色画面。这里的“林外瀑泉”,既指瀑布飞流直下的场景,又象征着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云间宝藏”则暗示了佛教文化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让人不禁为之倾倒。同时,“转春雷”也寓意着希望与生机,预示着新的开始和机遇的到来。
尾联“攀藤更入西庵路,一听支郎语劫灰”则是诗人的直接抒情。在这里,“攀藤”代表着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追求;“西庵路”则象征着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而“支郎”则是诗人的化名,寓意着他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最后一句“一听支郎语劫灰”,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他对于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