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宿芳名盛,庵岩迹未颓。
织蒲随日用,儋版唤人回。
临济亲推出,云门手托开。
于今两禅派,俱自睦州来。

【注释】

  1. 尊宿:指禅宗的大师。芳名:美好的名声,这里指尊宿的名气。盛:兴旺。庵(ān):和尚居住的小房子。岩迹:岩石上的遗迹。颓:倒塌。
  2. 织蒲:织蒲草,一种用于坐垫的材料。随日用:随着太阳的运行而使用。
  3. 儋版:儋州出产的木板,用来刻木版印刷。唤人回:召唤人们回来。
  4. 临济:临济宗的创始人之一。亲出:亲自出来。
  5. 云门:禅宗临济宗的另一支派,称为“云门文偃”。手托开:用手托开。
  6. 睦州:今安徽宣城市,为禅宗临济宗发源地之一。这两禅派:临济宗和云门宗。两禅派:禅宗中的两个主要流派,都与睦州有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陈尊宿庵。从字面上看,这是对一幢小房子的描述,其实更深层次的是对禅宗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第一联“尊宿芳名盛,庵岩迹未颓。”讲的是陈尊宿庵的历史背景。尊宿指的是禅宗的大师,他的名字响亮,名声大噪;庵岩则是他居住的地方。尽管历史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这个地方依然坚固不倒。这说明了陈尊宿庵的历史底蕴深厚,有着悠久的历史。
    第二联“织蒲随日用,儋板唤人回。”则是对陈尊宿庵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描绘。织蒲是一种生活用品,用来坐垫等;儋板则是指儋州的木板,用来刻木版印刷。这两句诗表达了陈尊宿庵的生活状态——简单、朴素。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禅宗生活的向往。
    第三联“临济亲推出,云门手托开。”则是对陈尊宿庵中的人物进行的描绘。临济宗的创始人之一亲自过来看望,云门宗的代表人物也亲自前来拜访。这两句诗表达了陈尊宿庵中的人物关系——亲密、和谐。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禅宗人际关系的看重。
    第四联“于今两禅派,俱自睦州来。”则是对陈尊宿庵在禅宗中地位的肯定。临济宗和云门宗都是从睦州发源的,而陈尊宿庵又是这两个宗派的发源地之一。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陈尊宿庵的高度评价——重要、杰出。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佛教历史的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陈尊宿庵的描绘,展现了禅宗的历史、人物和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人际关系的看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