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事重明邸,俄陶万物钧。
专怀长孺直,终损武侯神。
舟壑先成夜,桃蹊遂不春。
惟馀丽牲刻,终古志名臣。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时,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手法,如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最后分析艺术效果,即对作品特色和作者创作特色的评价。本题中,“昔事重明邸,俄陶万物钧。专怀长孺直,终损武侯神”这三句是第一首的颈联。“重明邸”,指刘备在荆州时的治所——公安县(今湖北省公安县)。“陶”,通“调”。这两句写鲁肃与诸葛亮的关系,鲁肃曾劝刘备不要杀诸葛孔明,而诸葛亮却因不能救主而被杀害。“专怀长孺直,终损武侯神。”“专”,独有。“长孺”,指诸葛亮。“武侯”,指诸葛亮。“直”、“神”分别指忠诚和精神。“长孺直”,指诸葛亮的忠贞。“武侯神”,指诸葛亮的智慧。“舟壑先成夜,桃蹊遂不春。”“舟壑”,指诸葛亮生前所作的军事规划。“桃蹊”,指诸葛亮死后,蜀国境内道路两旁没有一株桃树。“先成夜”,指诸葛亮生前的军事计划已经实现。“不春”,指诸葛亮死后,蜀国境内桃花盛开的时间已过。“惟馀丽牲刻,终古志名臣。”“丽牲”,指刘备临终托孤的白木牛,又叫“卧龙石”。“终古”,指永远。“志名臣”,指诸葛亮一生的抱负和理想。这几句的意思是:你与刘备、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只有鲁肃自己知道。因为你曾劝谏刘备不要杀害诸葛亮,诸葛亮却因此而被杀害。你在诸葛亮生前就为他作了许多军事规划,使国家强盛起来,然而,这些规划却没有来得及实现。如今,诸葛亮去世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蜀国境内还见不到桃花开放。唯有那卧龙石上刻着的诸葛亮的名字,永远地流传下去,作为千古名臣的象征。

【答案】

【赠兵部尚书鲁肃简公挽词三首】 昔事重明邸,俄陶万物钧。专怀长孺直,终损武侯神。舟壑先成夜,桃蹊遂不春。惟馀丽牲刻,终古志名臣。译文:当年的事情在荆州时,忽然之间天下万物都得到了治理;您曾经怀念着长者忠诚正直的品质,但最终损害了诸葛亮智慧的名声。您的军队在赤壁之战后平定江东,您的功绩如同长江、淮河一样伟大;但是您在隆中的草庐之中,却未能见到刘备的面。如今,诸葛亮去世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蜀国境内还见不到桃花开放。唯有那卧龙石上刻着的诸葛亮的名字,永远地流传下去,作为千古名臣的象征。赏析:这是一组悼念诸葛亮的挽诗。其中第二首最为著名。诗人在诗中首先追述了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人在荆州时的情况,指出鲁肃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并表达了诗人对鲁肃的赞扬之情。接着,又描绘了诸葛亮生前为国为民所做的贡献及他对蜀汉政权的贡献。然后,又从侧面指出了诸葛亮生前的功绩未能得以实现的原因。最后,又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去世后的哀思之情,同时也对诸葛亮生前的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全诗感情真挚,意蕴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又寄托了他的身世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