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物自能晚,秋声何足悲。
欢应随壮去,病已与衰期。
斗远终难挹,天高不易欺。
此心丘壑恋,匪石恐难移。
【注释】
河阳:古郡名,今河南孟县西南。秋物自能晚,秋声何足悲。
欢应随壮去,病已与衰期。
斗远终难挹,天高不易欺。
此心丘壑恋,匪石恐难移。
【赏析】
《全唐诗》卷三八五录有一首《秋物》,为“一作王维诗”。这首诗题为“河阳秋思”,是写在河阳时所作,当是诗人被贬河阳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独特感受,也体现了王维晚年思想的变化,由追求物质享受转向追求精神境界。
首联“秋物自能晚,秋声何足悲”,写秋天的景色和声音,表现了诗人超脱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秋天万物都成熟并最终凋零了,因此,秋天的景色并不值得悲哀;同时,秋天的声音只是自然的音响,并不值得悲哀。诗人认为人应该像自然一样,随着岁月而变化,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的快乐,因为快乐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它的意义。
颔联“欢应随壮去,病已与衰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他认为人的欢乐应当随着年岁增长而逐渐消退,人的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诗人通过这两句诗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要让自己的欢乐成为遗憾和悔恨。
颈联“斗远终难挹,天高不易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虽然难以把握,但是天空的高远和辽阔是无法欺骗的。诗人通过这两句诗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他希望人们能够像欣赏自然一样欣赏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尾联“此心丘壑恋,匪石恐难移”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他认为只有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才是永恒的,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困难,也不应该动摇。诗人通过这两句诗传达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他希望自己能够保持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受外界干扰而保持自己的内心平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和声音的描述,以及对人生无常和自然景观的感悟,传达出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