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因年警,多惭与愿违。
於陵终不仕,疏傅几时归。
江柳寒阴瘦,畦菘晚叶肥。
寄声溪上鸟,且莫背人飞。

【注释】

出处:指出仕。因年警:年岁已高,应避嫌。多惭:很惭愧。与愿违:违背了心愿。於陵:地名,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南。终不仕:始终没有做官。疏傅:指疏广、傅毅兄弟。《汉书·疏广传》:二疏俱好读书击剑。后以“二疏”称父子之贤。几时归:什么时候能回家?江柳:江边的杨柳。寒阴瘦:寒冷的阴天里,杨柳更加瘦小。畦菘(qí sōng)晚叶肥:菜园子里的秋菜,傍晚时候已经长得肥壮了。寄声:寄语。溪上鸟:溪边的水鸟。

【赏析】

《河阳秋思六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感人。

首句“出处因年警”,直接点明题意。作者写自己因年龄增长而感到有些不安,担心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施展。这种担忧和忧虑之情,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多惭与愿违”,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矛盾心理。他既惭愧于自己的才能未能得到施展,又遗憾于自己的愿望未能实现。这种复杂的心情,使得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感慨时,更加深刻地挖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三句“於陵终不仕”,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作者明确表示自己虽然有才学,但最终还是选择隐居生活,不再谋求仕途之路。这里的“於陵”指的是一个地方,具体位置不详。

第四句“疏傅几时归”,则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和期待。作者想象着自己在隐居生活中,何时能够有机会回到朝廷,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里的“疏傅”也是一个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第五句“江柳寒阴瘦”,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诗人描绘了江边的柳树在寒风中摇曳的景象,以及柳枝的瘦弱状态。这里的“寒阴”指的是天气寒冷,“瘦”则是指柳枝的细长和脆弱。这一景象给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第六句“畦菘晚叶肥”,则是对农田景象的描写。诗人描绘了菜园里秋菜的生长情况,它们在傍晚时分已经长得肥壮了。这里的“畦菘”指的是菜园子,“晚叶肥”则是指秋菜叶子的颜色和形状。这一幅农田景象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和满足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寄声溪上鸟,且莫背人飞”,则是对友情的表达和珍视。诗人想象着溪边水鸟听到自己的声音后,会暂时不要离开自己的领地,以免被他人捕食或伤害。这里的“寄声”是一种比喻,表示向朋友传递信息或寻求帮助的意愿;“且莫背人飞”则是指不要轻易离开自己的地方,以免陷入困境或受到伤害。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也体现了他对自己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