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出东郊道,时巾下泽车。
田沟蛙拖紫,沙径鸟留书。
木引藤丝远,墙蒸菌蒂虚。
幽怀聊俯仰,无意事施蘧。

春野五首(选一)

近出东郊道,时巾下泽车。

田沟蛙拖紫,沙径鸟留书。

木引藤丝远,墙蒸菌蒂虚。

幽怀聊俯仰,无意事施蘧。

【注释】

  1. “出”,从……出来;“近出”即从附近出来。东郊指洛阳东郊,当时洛阳是天下的都会,诗人常游于此。
  2. “时巾”,即“时裳”,古代的一种头巾。下泽车:在水边洗沐后乘船而来。
  3. 田沟:田间的水沟。
  4. 紫:这里用来形容青蛙的颜色。
  5. 沙径:沙滩上的小路。
  6. 木引:树根。
  7. 藤丝:一种植物的茎。
  8. 墙蒸:墙壁里冒出的热气。
  9. “施蘧”:通“舒”。舒展。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此诗写春天郊外的景色,以淡笔轻描勾勒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流露出作者闲适自得、怡然自乐的情绪。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清丽。
    首句写诗人从东郊出来,到野外去游玩。东郊是洛阳的郊外,也是当时的都会所在,所以诗人常常去那里游览。
    次句写诗人来到野外,在水边洗沐之后,乘着船而来。
    第三句写野外的景象。田间的水沟中,青蛙拖着紫色的尾巴,在跳跃;沙滩上,鸟儿在停歇。这两句都是写实。“紫”,形容青蛙的颜色。
    第四句写野地里的树木和藤蔓。树木生长着长长的枝条,伸向远方;而藤蔓则紧紧地缠绕在树干上,好像攀住了树枝一样。“远”,描写藤条生长得非常长,几乎要到达天空了。“远”,形容藤蔓的生长情况。
    第五句写野地里的花草。草丛中,有一股股热气蒸腾而起,好像是墙壁里的湿气上升所致,其实那是草叶上的露水被太阳晒干后形成的。“虚”,形容词,此处形容草叶上露出的泥土。
    最后一句抒发诗人的感情。他的心情悠闲自在,无所事事,只是随意地在野外漫步而已。“聊”,姑且的意思;“俯仰”,这里是随便走走的意思。这两句是写诗人的内心感受。
    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丽宜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