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潦沙成岸,苍条柳映津。
蝉休疑惜己,蜻去似猜人。
绀幕随天远,琼钩伴月新。
清风时一至,吹尽故缨尘。
《临秋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共三首。这组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流寓成都草堂期间。前两首描写了成都的秋天景色和自己的隐居生活,第三首则抒发了对时世沧桑的感慨。
下面是这组诗逐句释义:
素潦沙成岸,苍条柳映津。
译文:清澈的小水变成大河,两岸的沙滩已经干涸。苍翠的柳条倒映在河水中。
注释:潦(liào)水指小溪或河流。苍条柳指垂柳。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通过描写小溪变作大河、沙滩干涸等景象来表现秋天的变化。其中“苍条柳映津”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垂柳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柳条倒映在河水中的景象。蝉休疑惜己,蜻去似猜人。
译文:蝉不再因为自己的声音而感到悲伤,蜻蜓似乎在猜测人们的心情。
注释:蝉(chán):一种昆虫,常在树上鸣叫。惜己:怜爱自己,这里指蝉因失去歌声而感到悲伤。蜻蜓(qīng tíng):一种昆虫,翅膀上有黑斑纹。猜人:猜测人的情绪。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心境。蝉不再为失去了声音而感到悲伤,表现出生命的顽强;蜻蜓似乎在猜测人们的心情,表达了人们对秋天的情感体验。绀幕随天远,琼钩伴月新。
译文:深蓝色的帷幕随着天空越来越远,玉制的钓钩伴随着明月重新出现。
注释:绀(jìng)幕:深蓝色的帷幕,代指天空。琼钩:玉制的钓钩,代指月亮。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季夜晚的天空和月亮的美丽景色。深蓝色的帷幕随着天空越来越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扩展;玉制的钓钩伴随着明月重新出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的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向往。清风时一至,吹尽故缨尘。
译文:偶尔会有一阵清风从远方而来,吹拂着尘土,带走旧日的尘埃。
注释:清风:微风。故缨尘:旧日的灰尘,指过去的烦恼和困扰。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清风偶尔吹拂,带走了尘土和旧日的烦恼,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