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千名榜,铨台再调符。
空登拔萃目,未免没阶趋。
爨桂方辞洛,羹莼尚及吴。
振淹知孔迩,华萼映鸿都。
注释:
- 千名榜:唐代科举考试时,会将考生的姓名写在木牌上挂在考场外。千名榜指的是挂在考场外的一千名考生的名字牌。
- 铨台:指的是吏部,是古代负责官员选拔、任命等事务的地方。
- 空登拔萃目:指没有登上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等级,也就是没有考中。
- 摄阶:指被贬谪到较低职位。
- 爨桂:指烹煮香料桂叶。洛:洛阳,古地名。
- 羹莼:泛指吃的食物,羹是粥,莼是一种蔬菜。
- 振淹知孔迩:意思是振兴儒学,使儒家学说更接近孔子。华萼:花冠的意思。鸿都:指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也用来表示京城,这里指京城长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高邮叶尉的仕途生涯。从诗句“佛塔千名榜,铨台再调符”可以看出,叶尉在科举考试中未能名列前茅,未能得到官职的提拔,只能再次被调回原地。这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下的一些弊端,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黑暗的看法。
“空登拔萃目,未免没阶趋”,这句话表明叶尉在官场上的地位并不高,只能默默无闻地工作,不能像拔萃之人那样有显赫的地位。这里的“空登”和“没阶”都是形容叶尉的处境。
“爨桂方辞洛,羹莼尚及吴”,描述了叶尉离开洛阳(当时的首都)后到达吴地(现在的苏州),这里的“爨桂”和“羹莼”都是用来形容叶尉的生活环境。这里的“尚及吴”意味着叶尉虽然离开了京城,但仍然有机会去其他地方发展。
“振淹知孔迩,华萼映鸿都”,这句话表达了叶尉对儒学的热爱和对儒家学说的重视。这里的“振淹”是指振兴儒学,而“华萼”指的是花冠,这里用来比喻儒学的影响力。“映鸿都”则是指儒学在京城长安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描绘叶尉的仕途生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黑暗的看法以及对儒学的热爱。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如佛塔、千名榜、铨台等也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