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丘危磴接云梯,远目临高意自迷。
千里绿芜平野北,半边红日乱峰西。
台倾邺苑多残瓦,凤没漳河失故堤。
近塞春郊无胜事,跛䍧风马满山溪。

北台

古丘危磴接云梯,远目临高意自迷。千里绿芜平野北,半边红日乱峰西。台倾邺苑多残瓦,凤没漳河失故堤。近塞春郊无胜事,跛䍧风马满山溪。

注释:

  1. 古丘:古时候的土山
  2. 危磴:险峻的石阶
  3. 遥望:远观
  4. 意自迷:心中迷茫
  5. 平野:平坦的原野
  6. 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7. 台倾:指台子倒塌
  8. 邺苑:指东晋时期的邺城,今河北大名县一带
  9. 残瓦:破碎的瓦片
  10. 凤没:凤凰飞走
  11. 漳河:流经河南、山东的一条河流
  12. 近塞:靠近边境
  13. 胜事:值得高兴的事
  14. 跛䍧:跛着脚的驴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全诗通过对北台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破坏后的荒凉景象的感慨,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首联“古丘危磴接云梯,远目临高意自迷”,诗人以“古丘”“危磴”勾勒出一座古老的台子,其上连接着通向云端的石梯。诗人站在高高的台子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茫茫的绿色原野延伸至远方。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北台后所看到的壮丽景色,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之情。
    颔联“千里绿芜平野北,半边红日乱峰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北方风光。诗人看到广阔的平野上生长着茂盛的绿草,而乱峰之间则出现了一半红半白的色彩。这两句诗既展示了北方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心中的复杂情感。
    颈联“台倾邺苑多残瓦,凤没漳河失故堤”,诗人转而关注北台上的历史遗迹。他发现台子已经倾斜,曾经的邺苑如今只剩下残破的瓦砾;而曾经繁荣昌盛的邺城也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两句诗既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
    尾联“近塞春郊无胜事,跛䍧风马满山溪”,诗人最后转向了近塞的春郊。他看到那里虽然春意盎然,但并无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同时,诗人还注意到了一条跛着脚的驴正在山溪中饮水。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北台、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破坏后的荒凉景象的感慨。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如“千里”、“乱峰”、“残瓦”、“风马”等,都富有象征意味,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