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蟾成晕露成霜,玉箭添筹怨漏长。
四载归心同骑省,半分仙骨过东阳。
惊猿久负排巢客,乘驷谁轻喻蜀郎。
掩鼻裁诗多感慨,吟馀星斗转秋潢。
秋夕感怀
风蟾成晕露成霜,玉箭添筹怨漏长。
四载归心同骑省,半分仙骨过东阳。
惊猿久负排巢客,乘驷谁轻喻蜀郎。
掩鼻裁诗多感慨,吟馀星斗转秋潢。
注释:
- 风蟾成晕露成霜 - 风中月亮形成了晕圈,露水结成了霜。
- 玉箭添筹怨漏长 - 计时的箭上刻着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怨恨的心情也随之增长。
- 四载归心同骑省 - 四年来,我的心始终与骑马巡视边疆的官员们在一起。
- 半分仙骨过东阳 - 我只是有如仙人般的一半骨骼,已经超越了东阳这个地方。
- 惊猿久负排巢客 - 惊骇的猿猴已经背负着它那破旧的巢穴,等待被清理。
- 乘驷谁轻喻蜀郎 - 骑着马的使者谁能轻视我这样的蜀地男子?
- 掩鼻裁诗多感慨 - 我忍不住用鼻子嗅着酒香,心中充满了感慨。
- 吟馀星斗转秋潢 - 吟咏之余,天空中的星辰转动,仿佛在旋转秋天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变迁的感慨和思念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欢离合和世态炎凉。
首句“风蟾成晕露成霜”,诗人以风月为题,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夜图景。月光照耀下的湖面,如同一面镜子般反射出明亮的月光,使得整个湖面都变得明亮而清晰。而湖水中的露珠,则如同一颗颗明珠般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秋夜的美景,也为后面的诗句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玉箭添筹怨漏长”,诗人以计时之箭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悲哀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内心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成长。而时间的流逝也使得自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和人生的思考。
第三句“四载归心同骑省”,诗人以骑马巡视边疆的官员们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和坚守的信念。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始终将自己的心与这些官员们紧密相连,共同承担着为国家付出的责任和使命。而这份忠诚和坚守也使得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坚定和勇气。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品质和信念,也传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厚情感。
第四句“半分仙骨过东阳”,诗人以自己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的向往和追求。他渴望能够像仙人一样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境界,超越尘世的纷扰和纷争。而这种超脱世俗的愿望也让他在面对困境时显得更加从容和淡定。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和审美追求,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第五句“惊猿久负排巢客”,诗人以惊骇的猿猴为比喻,描述了那些心怀叵测的人总是在暗中觊觎他人的利益和地位。他们如同惊悚的猿猴一般,时刻准备着发动攻击,夺取别人的成果。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社会中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的现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和诚信的坚守和追求。
第六句“乘驷谁轻喻蜀郎”,诗人以驾车之人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才能和智慧的重视和尊重。他认为只有具备卓越才能和智慧的人才能够驾驭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而那些缺乏才能和智慧的人则无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重担。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传达了他对于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视。
第七句“掩鼻裁诗多感慨”,诗人以掩鼻为动作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波动和感慨万千的心情。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他常常被诗歌中的情感所打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动。而这种情感波动也让他在诗歌创作中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和满足感。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创作过程和心境,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第八句“吟馀星斗转秋潢”,诗人以吟诵完毕为结尾,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景象。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中,诗人仿佛看到了星空中的星辰旋转起来,宛如秋天的云霞一般美丽动人。这两句诗不仅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意境,也为整首诗带来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意味和启示。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去珍惜和把握当下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