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心销尽见天机,敢惜功名与世违。
拙似潘生难济用,老于蘧瑗转知非。
多年鸡口惭争食,自古驽筋爱举肥。
常恐冒荣孤晚节,春来魂梦到柴扉。

【注释】

壮心销尽见天机,

敢惜功名与世违。

拙似潘生难济用,

老于蘧瑗转知非。

多年鸡口惭争食,

自古驽筋爱举肥。

常恐冒荣孤晚节,

春来魂梦到柴扉。

【译文】
壮志已消,看见天命的安排;我敢于辞官归隐,不与世俗为伍。
我笨拙如潘岳难以施展才干,年老如蘧瑗却误入歧途。
多年争食感到惭愧,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肥美的食物。
经常担心自己贪图荣耀而辜负了晚年的清名,春天来时,魂梦都回到柴门。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仕官生涯和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全诗以“求志”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在官场上的遭遇和内心的矛盾,展现了他对名利看淡、对道德坚持的态度。

诗的前两句“壮心销尽见天机,敢惜功名与世违。”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渴望归隐的心情。这里的“天机”可以理解为天命或天道,暗示着诗人认为人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应过于执着于功名利禄。同时,他也表示出一种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本愿去追求功名。

“拙似潘生难济用,老于蘧瑗转知非。”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对未来的担忧。他自嘲自己像潘岳一样才华平平,难以在大展宏图;又觉得自己如同蘧瑗一样,年纪大了反而失去了年轻时的锐气和智慧。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和前途的不确定感。

然后是第三句“多年鸡口惭争食,自古驽筋爱举肥。”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多年仕途生活的反思。他认为自己在官场上多年争食,但最终却感到惭愧和失望;而古代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却因为得到了重用而受到赞扬和尊敬,这与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于真正有才能者的羡慕。

接着是第四句“常恐冒荣孤晚节,春来魂梦到柴扉。”这几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生活的担忧和期望。他害怕自己一旦获得了名誉和地位就会失去节操,所以宁愿保持低调。同时,他也期待春天的到来能够带他去到一个宁静的地方过上隐居的生活,远离喧嚣和争斗。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官场上的种种经历和心理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名利看淡、对道德坚持的态度。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担忧和期望。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色彩,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