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康遗壤亘荒途,白水烟消拱木枯。
陌上停骖聊借问,帝乡今有旧亲无。
【注释】
丽康:指东汉末年蜀中军阀,名刘璋。遗壤亘荒途:遗下的土地横贯荒野。白水烟消拱木枯:指刘备在白帝城病故,其弟刘禅继位后,诸葛亮辅佐他,实行屯田政策。拱木枯:指诸葛亮死后,刘禅不理政事,百姓饥寒交迫。陌上停骖聊借问:指刘备在白帝城时,曾驻军于城外,与诸葛亮相会。帝乡今有旧亲无:指刘备的故乡,如今还有他的亲人吗?
【译文】
刘璋遗留下来的疆土横贯荒野,白水边烟雾消散、树木枯萎;
刘禅在白帝城中停留马匹,聊以询问刘备的近况,可是现在那里已经没有刘备的亲人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经过舂陵(治所在今四川宜都)时写的。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里说:“忆与君别年,相逢天下秋。”“天下秋”,即此诗“帝乡今有旧亲无”一句所暗示的内容。
诗题中的“道次舂陵怀古二首”表明,这是两首分别写在两个地方的诗。这两首诗都是写刘璋遗下的疆土。第一首着重写刘璋的疆土横贯荒野,白水边烟雾消散、树木枯萎的景象。第二首着重写刘禅驻军白帝城,与诸葛亮相会的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
从“丽康遗壤亘荒途”句来看,诗人是把刘璋当作一个历史人物来看待的,这正说明他对刘璋寄予了同情。“白水烟消拱木枯”,是诗人对刘璋遗下的疆土的描写。刘璋在建安二十四年(219)投降东吴以后,荆州被东吴占据,刘备只得退守益州。建兴元年(223),刘备病死于白帝城,临终前嘱咐诸葛亮辅助刘禅,并告诫他不要忘了先主对他的知遇之恩。刘禅继位后,诸葛亮辅佐他,实行屯田政策,使国家逐步强盛起来。然而好景不长,公元234年,魏将邓艾率兵攻取汉中,直逼成都。刘禅派姜维率兵抵御。次年,邓艾又率大军进攻剑门关,直指成都。在这危急时刻,刘禅却不听诸葛亮的意见,听信宦官黄皓的谗言,放弃前线,结果被邓艾打得大败,蜀国几乎灭亡。这时,刘禅只好去往白帝城。在这里他想起了诸葛亮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和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不免感慨系之。因此,当他听到白水边烟雾已经消散、树木也枯萎了的时候,不禁感叹起自己的江山已非当年可比。
“陌上停骖聊借问”,“陌上”指郊外。“骖”,马旁的马。“聊借问”意思是说:我停下来休息一下问问你。“帝乡今有旧亲无”一句,是诗人抒发感慨的地方。“帝乡”,指蜀国的都城成都。“旧亲”,指刘备。“今”,指刘禅。“无”,同“亡”。这句的意思是:我的故乡成都如今还有我的亲人吗?
刘禅在白帝城时,曾驻军城外与诸葛亮相会。这里用典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帝乡”是指成都。《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平定天下之后,刘邦封他为留侯。后来刘邦死,吕后想立戚夫人的儿子作太子,张良认为不能立孺子,因为太子即位,应该由年长者来做国君。吕后不听,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后来赵王如意被杀,戚夫人也被放出宫,自杀而死,她的哥哥张开怀抱抱着戚夫人的尸体大哭。张良知道此事后,就对人说:“这是上天要帮助汉室啊!”从此人们称刘邦所封的留侯为留仙或留丈人。这里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现诗人怀念诸葛亮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