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邛久倦客,彭泽赋归来。
念我何为者,趣时良殆哉。
一身仕东观,三载寄灵台。
望见故乡树,频更缇管灰。
晓车愁蹇蹇,春耜负莓莓。
虚名自缰锁,丰壤成污莱。
目想社枌老,心知门柳摧。
神阡迷马鬣,柏表被狸灾。
一闻里人语,夜静成多怀。
他日还燕泣,前忧成误哀。

诗句释义

1 有邑子夜宿话余先畴芜废: 有人晚上到我家中与我畅谈。”有邑子”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人,”夜宿”表示此人在夜间来访,”话余”则表明他们与我讨论或聊天的内容。”先畴芜废”可能是说之前的土地荒芜、未被利用的状态。

  1. 临邛久倦客,彭泽赋归来: “临邛”和”彭泽”可能是两个地名,分别指代一个地方。”久倦客”可能表示这个人已经厌倦了旅行或漂泊的生活,而”赋归来”可能指的是他回到家乡或者某个特定的地点。

  2. 念我何为者,趣时良殆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行为的思考,”何为者”可能是指他所做的一切,而”趣时”则可能表示追求时机或时代。”良殆哉”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行为的疑惑和担忧。

  3. 一身仕东观,三载寄灵台: “一人”可能是指自己,”身”表示身体。”仕东观”可能是指在某地任职或服务,而”三载”表示时间,”寄灵台”可能是指寄居或暂时居住的地方。

  4. 望见故乡树,频更缇管灰: “望见故乡树”可能是指看到自己的家乡或故乡的树木,而”频更缇管灰”中的”缇管”是古代的一种建筑结构,”灰”可能表示灰尘或痕迹。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5. 晓车愁蹇蹇,春耜负莓莓: “晓车”可能是指清晨的车,”蹇蹇”是形容道路崎岖不平的样子。”春耜”是农具,可能是用来耕种的工具。”负莓莓”中的”莓莓”可能是指山间的小草或其他植物,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生活的辛劳和无奈。

  6. 虚名自缰锁,丰壤成污莱: “虚名”可能是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价值的东西,”缰锁”表示束缚或限制。”丰壤成污莱”中的”丰壤”可能是指肥沃的土地,而”污莱”则表示被污染或被破坏。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和现实生活的无奈。

  7. 目想社枌老,心知门柳摧: “目想”可能是指通过视觉想象,”社枌”是祭祀用的木桩,”老”可能表示枯萎或衰老。”心知门柳摧”中的”门柳”可能是家门口的柳树,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8. 神阡迷马鬣,柏表被狸灾: “神阡”可能是指神道或墓地,”马鬣”是古代帝王陵墓前的装饰物,用马鬃制成,可能表示庄严或尊贵。”柏表被狸灾”中的”柏表”是古代帝王陵墓上的石碑,可能刻有文字或图案,”狸灾”则是表示遭到动物的侵害或损害。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死亡或消逝的恐惧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9. 一闻里人语,夜静成多怀: “一闻里人语”可能是指听到邻里间的对话或传言,”夜静成多怀”中的”多怀”可能是指心中充满忧虑或思考。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10. 他日还燕泣,前忧成误哀: “他日还燕泣”中的”燕泣”可能是比喻悲伤的哭泣声,”前忧成误哀”中的”前忧”可能是指之前的忧愁或困难,而”误哀”则表示因错误或失误而感到悲哀。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去的遗憾。

    译文:

    有位朋友深夜来到我家畅谈;
    长期在外漂泊的我,终于回到了故乡。
    我为何要这样忙碌?追求时机实在危险!
    我独自一人在东观做官,三年时间寄居灵台。
    望着故乡的树木,频频回忆起童年时光。
    清晨的车行路途艰难,种下的庄稼也遭虫害。
    空虚的名誉如同缰绳束缚着我,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荒地和菜地。
    我望着社庙的树木逐渐变老,内心的门柳也已被摧毁。
    神灵的道路被狐狸所迷惑,柏木碑上被野猫所侵害。
    一听到村里人的话语,我就陷入了无尽的思绪。
    未来的日子可能会让我更加悲伤,以前的忧愁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人在诗的开头就与一个友人深夜相会,这种亲密的交流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接着,诗人以“何时归”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远离故乡的无奈。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详细描述了他在东观和灵台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久倦客”与“赋归来”的身份变化,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的疲惫和无奈。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在农业生活中的艰辛,如“望见故乡树,频更缇管灰”,以及自己对农业生产生活的辛劳和无奈。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活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同情。
    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对土地的看法,表达了对自然和环境的关切。他感叹“虚名自缰锁”和“丰壤成污莱”,认为虚名和富贵都是束缚人们心灵的锁链,而肥沃的土地却被污染和破坏。这些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最后部分,诗人通过回忆童年时光和内心的失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他感叹“神阡迷马鬣”和“柏表被狸灾”,认为神灵的道路被狐狸所迷惑,柏木碑上被野猫所侵害。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也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慨社会变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创作能力,也传达了他对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