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革秦馀暴,文兴汉德优。
中经虽并集,逸典更旁求。
使节褒遗训,儒林补大猷。
家无藏壁恨,人弭挟书忧。
探穴资遐览,燃藜伫对雠。
因斯流略盛,终古冠缇油。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政革秦馀暴,文兴汉德优”,诗人以“政”、“德”两个关键词来概括秦朝和汉朝的治政特点。“政”即政治,指秦王朝的暴政,“德“指汉王朝的仁政。诗人认为,汉朝的治理比秦朝要好。“中经虽并集,逸典更旁求”,诗人认为,在汉代,各种经典书籍都已汇集齐全;同时,人们还不断地寻求其他典籍。“使节褒遗训,儒林补大猷”,这是说,使臣们表彰古代圣王的遗训,儒生们补充了治国的大法。“家无藏壁恨,人弭挟书忧”,这是说,没有藏书的墙壁令人遗憾,百姓害怕被禁止收藏图书而担忧。“探穴资遐览,燃藜伫对雠”,这是说,他们挖掘洞穴来获取远见,点燃藜草来等待对证。“因斯流略盛,终古冠缇油”,这是说,由于这样的努力,汉王朝的文化事业繁荣昌盛,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后世。
【答案】
文兴汉德优。政——政治,指秦王朝的暴政;德——德政,指汉王朝的仁政。中经虽并集,逸典更旁求。中经:经典。中经虽并集:指各种经典书籍都汇集齐全。逸典:古代的典籍。逸典更旁求:指人们还不断地寻求其他典籍。使节褒遗训,儒林补大猷。使节:使臣。遗训:古代圣王的遗训。儒林:指儒者之林。儒林补大猷:指儒家学者补充了治国的大法。家无藏壁恨,人弭挟书忧。家无藏壁:指没有藏书的墙壁。弭挟书忧:指百姓害怕被禁止收藏图书而担忧。探穴资遐览,燃藜伫对雠。探穴:挖掘洞穴。资:凭借、获得。遐览:远见。藜:藜杖。燃藜伫对雠:指他们挖掘洞穴来获取远见,点燃藜草来等待对证。因斯流略盛,终古冠缇油。因:由于。斯:这。因斯流略盛:指这样的努力使汉王朝的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终古:永远。冠缇油:指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