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壁横天畿,岿然袤寻丈。
恭承晋高士,尝此摅遐想。
临风挹胜轨,意若无今曩。
当涂昔战龙,典午方搆象。
忠贤履危运,鳞羽婴密网。
烈烈炽邦刑,耽耽剪人望。
嵇吕膏砧斧,涛舒受羁鞅。
先生机且神,妙用包群枉。
兀尔谢将迎,隤然寄昏放。
礼法虽我雠,智恬非外奖。
恻怆广武游,留连步兵酿。
朅来桑梓国,凭高念长往。
舒啸万籁先,浮精九皇上。
归禽宛颈还,秣驷临刍仰。
当日天地心,寥寥共悲壮。
咄嗟涉千祀,隐轸存遗壤。
临岸知是非,俎豆犹彷像。
我来一倾耳,城隅断馀响。
枭鹗愁空林,狐狸语平莽。
高韵邈已徂,清铭复谁赏。
尝闻史氏传,涂穷辄怊怅。
正人与直辔,何代非流荡。
淳风日已微,投辞谢精爽。
这首诗名为《啸台》,由唐代诗人王维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注释和赏析:
第一联:孤壁横天畿,岿然袤寻丈。
- 注释: “孤壁”指高耸的山峰,“横”表示宽广,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横亘在京城周围的一道天然屏障。
- 赏析: 这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高远与雄伟,为下文的抒怀作铺垫。
第二联:恭承晋高士,尝此摅遐想。
- 注释: “晋高士”指的是晋代的高士,这里借指古代贤人;“摅遐想”则是抒发深远的思绪或梦想。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高士的仰慕之情及通过山水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理想。
第三联:临风挹胜轨,意若无今曩。
- 注释: “挹胜轨”是指汲取自然的美好典范,“今曩”则指现在和过去。
- 赏析: 这句描绘了诗人站在山顶,感受着自然的美景,同时思考着历史的变迁。
第四联:当涂昔战龙,典午方搆象。
- 注释: “当涂”即处于关键的位置或时代,“战龙”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典午”则指东汉末年,刘协建安年间。
- 赏析: 这句表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对于英雄人物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憧憬。
第五联:忠贤履危运,鳞羽婴密网。
- 注释: “忠贤”指的是忠诚而有才能的人,“履危运”意味着面对困境,“鳞羽”比喻被各种束缚,“密网”则指罗网,比喻束缚。
- 赏析: 诗人在这里用“忠贤履危运,鳞羽婴密网”来比喻那些身处困境但仍坚持正义的人,他们虽然受到束缚,但仍然坚守信念。
第六联:烈烈炽邦刑,耽耽剪人望。
- 注释: “烈烈”形容刑罚严厉,“炽”是燃烧的意思,“耽耽”也是形容刑罚严厉的样子。
- 赏析: 这句进一步强调了严酷的刑罚对社会的危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第七联:嵇吕膏砧斧,涛舒受羁鞅。
- 注释: “嵇吕”指的是嵇康、吕安这两位著名的文人,“膏砧斧”比喻残酷的刑罚,“涛舒”则是形容被囚禁者的心情,“羁鞅”则是束缚。
- 赏析: 这句通过对比嵇康、吕安等人遭受的酷刑和诗人内心的自由向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不满和批评。
第八联:先生机且神,妙用包群枉。
- 注释: “先生”指诗人自己,“机神”表示机智聪明,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妙用”是指巧妙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群枉”则是所有的冤屈。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智慧和能力的自信,以及他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那些遭受冤屈的人。
第九联:兀尔谢将迎,隤然寄昏放。
- 注释: “兀尔”是独自的样子,“谢将迎”意为拒绝迎接,“隤然”是形容态度悠闲、从容,“昏放”则是形容隐居的生活状态。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逃避。
第十联:礼法虽我雠,智恬非外奖。
- 注释: “礼法”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雠”是仇敌的意思,“智恬”是指智慧而恬淡的态度,“非外奖”则表示这种智慧不是外界奖励的结果。
- 赏析: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批判,他认为这些外在的规则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和价值。
第十一联:恻怆广武游,留连步兵酿。
- 注释: “广武”是地名,“步兵”是古代一种音乐形式,“酿”是形容留恋不舍的情感。
- 赏析: 这句描述了诗人对广武地区的回忆和对步兵音乐的喜爱,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第十二联:朅来桑梓国,凭高念长往。
- 注释: “朅来”是忽然来到的意思,“桑梓国”指故乡或者出生的地方,“凭高”是站在高处的意思,“念长往”则是思念过往的时光。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突然回到故乡时,对家乡的深情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第十三联:舒啸万籁先,浮精九皇上。
- 注释: “舒啸”是大声呼喊或长啸的动作,“万籁”是形容声音繁多复杂,“浮精”是形容精神飞扬的状态,“九皇上”是形容天空高远。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自由和豪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情。
第十四联:归禽宛颈还,秣驷临刍仰。
- 注释: “归禽”是指返回的鸟,“秣驷”是喂养马匹的意思,“刍仰”则是形容马低头吃草的样子。
- 赏析: 这句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十五联:当日天地心,寥寥共悲壮。
- 注释: “当日天地心”指的是当时的人们心怀天下,“寥寥共悲壮”则是形容人们的悲伤和壮志。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人们胸怀大志、勇于担当的精神的赞扬和对那个时代人民的同情。
第十六联:咄嗟涉千祀,隐轸存遗壤。
- 注释: “咄嗟”是一声惊叹,“涉千祀”是指经历千年,“隐轸”是隐藏在心中的感情,“存遗壤”则是保存在土地上的记忆。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历史的深刻记忆和情感寄托。
第十七联:临岸知是非,俎豆犹彷像。
- 注释: “临岸”是指站在河岸上,“知是非”是了解事物的真相,“俎豆”是祭祀用的器具,“彷像”则是模仿或相似的意思。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站在河边思考人生哲理,对于世间万物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十八联:我来一倾耳,城隅断馀响。
- 注释: “我来一倾耳”是指我来倾听你的言辞,“城隅断馀响”则是形容声音断断续续的样子。
- 赏析: 这句传达了诗人想要深入了解对方内心世界的愿望,以及对于交流的渴望。
第十九联:枭鹗愁空林,狐狸语平莽。
- 注释: “枭鹗”是猛禽,“愁空林”是指它们在空中盘旋寻找食物的情景,“狐狸语平莽”则是形容狐狸在平原上发出的声音。
- 赏析: 这句通过对比猛禽和狐狸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动物生存环境的担忧和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反思。
第二十联:高韵邈已徂,清铭复谁赏。
- 注释: “高韵”是高雅的韵律,“邈已徂”是指已经过去,“清铭”是清新的碑铭或赞颂之词,“谁赏”则是指谁来欣赏这份高洁。
- 赏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艺术的珍视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艺术传承者的期许。
这首诗整体上体现了王维作为一位诗人、文学家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山水田园景色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