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
汝不探赤丸,我无为缿筒。
熙熙樵与牧,蔼蔼春风中。
何必师齐相,虚堂舍盖公。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 - 海邦原本是淳朴古老的地方,而山里的人民也深受颛蒙的熏陶。
  2. 汝不探赤丸,我无为缿筒。 - 你不用去探寻红色的丸子,我也没有用竹筒做的乐器。
  3. 熙熙樵与牧,蔼蔼春风中。 - 樵夫牧人熙熙攘攘,春天的微风和煦温暖。
  4. 何必师齐相,虚堂舍盖公。 - 何必效仿齐王那样的宰相,虚设的大厅和屋顶上盖着公家的瓦片。

我们给出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淳古:质朴、古老。
  • 颛蒙:愚昧无知。
  • 探赤丸:寻找红色的食物或物品。
  • 缿筒:古代的一种乐器,竹制的筒状乐器。
  • 熙熙:形容人众多且热闹。
  • 樵与牧:指樵夫和放牧的人。
  • 蔼蔼:形容空气新鲜,气候宜人。
  • 虚堂:空荡荡的大堂或厅堂。
  • 舍盖公:比喻大堂或厅堂上覆盖着公家的瓦片。

我们进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海邦山里的人们朴实无华的生活以及他们勤劳的樵夫和牧人,展现了一种淳朴的民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和赞赏,认为无需刻意模仿外界的事物,保持内心的真实和自然即可。此外,诗中的“熙熙”和“蔼蔼”等词汇,都传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内心平和追求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