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负经纶志,居然欲起家。
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
位望隆青琐,文章在白麻。
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
诗句释义
- 早负经纶志:指早年即有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 居然欲起家:意思是竟然想要开始自己的政治或事业生涯,表明有实现自己抱负的决心。
- 持身惟孝友:意思是以孝顺和友情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
- 告后尽忠嘉:意思是对后人要忠诚,并希望他们也能像自己一样做出贡献。
- 位望隆青琐:意味着职位高升,如同青玉雕刻的宫门一样显赫。
- 文章在白麻:意思是自己的文章被记录在朝廷的文书中,说明有文采和才学。
- 忍闻埋玉树:意思是不忍心听到有人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受到埋没,比喻不愿意看到别人遭受不幸。
- 四海共惊嗟:意思是让整个四海(古代对全国的称呼)的人感到惊讶和惋惜,形容其影响深远。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要为国家效力,如今终于想要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用孝道和友情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后世也要竭尽忠诚,希望自己的贡献能够被后人铭记。我的事业如青玉般尊贵,我的文采也记录在朝廷的文书之中。虽然不忍听闻有人被埋没,但我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希望所有人都能有所作为,不要让我感到遗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林绍伊的期望和祝福。诗中的“早负经纶志”展示了诗人早年就有的远大志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持身惟孝友”则反映了诗人重视家庭伦理,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思想观念。同时,“位望隆青琐”和“文章在白麻”两句则显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才华和地位。
诗人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在诗的最后一句“忍闻埋玉树”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与不忍,担心朋友因自己的失误而遭遇不幸。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政治家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面对朋友不幸时的无奈与关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崇高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