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一百里,相从四十年。
话言穷理窟,酬唱足诗篇。
我始归三径,公胡掩九泉。
无由论旧事,尚拟志新阡。

【注释】

胡经仲:作者的朋友,名不详。

相从四十年:指作者和胡经仲交往已久。

话言穷理窟:比喻说理透彻的地方。

酬唱:互相酬答、唱和。

我始归三径:指自己终于回到了故乡。三径:旧时传说中诸葛亮隐居南阳,躬耕陇亩,在门前用竹枝划分出三条路径,分别通向东、南、西三面,表示自己的志向是治理天下,所以人们称他的家宅为“三径”。

公胡掩九泉:胡,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一带。这里借指朋友的墓地。

无由论旧事:没有办法再谈论过去的事情。

尚拟志新阡:还打算在新的墓道上立石志铭纪念他。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好友的诗。首联写友情,颔联写友情之深,颈联写友情之重,尾联抒发怀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风格沉郁顿挫。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一位叫胡经仲的朋友的。胡经仲,名字不详;与诗人交游了四十年。这四十年里,他们相互切磋,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诗人对这段深厚的友谊十分珍视,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首联“相距一百里,相从四十年”,点出了两人的相识之因——相隔甚远但心心相印。诗人用“相距百”来表明距离遥远,用“相从十”来表明时间悠久,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了两人情谊的深厚。

颔联“话言穷理窟,酬唱足诗篇”,是对他们交往情况的概括性描述。诗人认为他们的谈话总能触及事物的根本道理,而且他们的诗歌交流也非常丰富。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热爱。

颈联“我始归三径,公胡掩九泉”,是诗人回忆与胡经仲交往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诗人用“始归”来表明自己终于回到了故乡,用“胡掩九泉”来暗示胡经仲已经去世。这里的“胡掩”是借用了《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诗句“胡为乎泥中?胡不见乎?”的意思,用来表达对胡经仲的怀念之情。

尾联“无由论旧事,尚拟志新阡”,是诗人对自己与胡经仲友谊的感慨。由于他已经离世,诗人无法再和他一起谈论过去的事迹,但他仍然打算在新的墓道上立石志铭纪念他。这里的“尚”字表达了诗人虽然不能与胡经仲相见,但仍希望他能够永远被记住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风格沉郁顿挫。诗人通过对与胡经仲交往的描绘,表达了对这段友谊的怀念和对知识追求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珍惜与朋友的相处时光,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