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路如公今着鞭,况逢圣主正需贤。
长贫岂谓连三世,不调那知又十年。
道在未应终困踬,时来看取即腾骞。
此行会有知音者,送上通津岁九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王若夫造朝》的诗句及其翻译和注释。以下是逐句释义:

  1. 要路如公今着鞭,况逢圣主正需贤:意思是说现在您正在走在仕途上,正如这车轮下的马鞭一样。更何况在当今圣明的皇帝治理下,正是需要像您这样贤能的人才。
  • 要路:仕途之路
  • 着鞭:比喻开始行动或起步。
  • 圣主:指英明的君主
  • 贤:这里指的是有才能的人
  1. 长贫岂谓连三世,不调那知又十年:意思是说贫穷并不只是三代人的问题,不和谐的情况也不是只持续了十年。
  • 长贫:长期的贫困
  • 连三世:连续三代
  • 不调:不和谐、不协调
  • 那知:哪知
  • 又十年:又过了十年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一种忧虑和不满,认为贫穷和不和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历史和时间的痕迹。
  1. 道在未应终困踬,时来看取即腾骞:意思是说,既然已经找到了通向成功的路径,那么就应该坚持走下去。时机一到,就能够飞黄腾达。
  • 困踬:困顿挫折
  • 腾骞:迅速上升
  • 赏析:诗人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确且值得坚持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抓住时机,努力进取。
  1. 此行会有知音者,送上通津岁九迁:意思是说,这次出行将会有理解您的知己,并且在您到达目的地时,您会得到晋升。
  • 知音者:理解您的人
  • 通津:通行的渡口,比喻成功的途径
  • 岁九迁:每年都有升迁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相信他的同行者会理解和支持他,并且他在事业上会有所成就。

这首诗是一首励志诗,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坚持信念,相信未来。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和同行者的期待和祝愿。诗中的关键词“道”、“穷”、“蹇”等,都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