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英气欲横秋,唾手功名岂待求。
共指层霄看展翼,谁知平地亦沉舟。
箦中宰相宁嫌辱,胯下将军未足羞。
有志会须腾踏去,莫将富贵羡王侯。
【解析】
“先生英气欲横秋,唾手功名岂待求”:你是一位有英雄气概的人,想当年,你雄心壮志、气吞山河,现在却只能屈居下位,功成名就,难道还要等待?这是对诗人的自比。
“共指层霄看展翼,谁知平地亦沉舟”:一起仰望天空,希望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但是,谁又能想到,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可能遭遇挫折,就像那翻船的楚人一样。此句是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箦中宰相宁嫌辱,胯下将军未足羞”:在一张席子的上面(指朝廷),也有当宰相的,他并不觉得有什么耻辱;而韩信虽然曾经受到侮辱,但却能忍受胯下之辱。此句是诗人对自己处境和人生态度的描述。
“有志会须腾踏去,莫将富贵羡王侯”: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就应该努力去实现。不要羡慕那些王侯将相,他们的地位和财富都是靠别人的牺牲换来的。这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领悟。
【答案】
译文:
你有一位有英雄气概的人,想当年,你雄心壮志、气吞山河,现在却只能屈居下位,功成名就,难道还要等待?
一起仰望天空,希望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但是,谁又能想到,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可能遭遇挫折,就像那翻船的楚人一样。
在一张席子的上面(指朝廷),也有当宰相的,他并不觉得有什么耻辱;而韩信虽然曾经受到侮辱,但却能忍受胯下之辱。
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就应该努力去实现。不要羡慕那些王侯将相,他们的地位和财富都是靠别人的牺牲换来的。
赏析: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作者任荆南转运史时。当时苏轼因反对新法而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这首诗即作于此时。诗中借古讽今,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表达了对现实政治腐败的不满,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以及对个人前途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