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扰扰走红尘,今日方还自在身。
行处湖光侵杖屦,坐来山色照衣巾。
敢希寄傲陶元亮,且学躬耕郑子真。
犹恐风烟劳顾揖,未能终日作闲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名为《和陈泽民见寄》。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长年扰扰走红尘,今日方还自在身。
行处湖光侵杖屦,坐来山色照衣巾。
注释:
- 长年:指长期生活在尘世中,这里指的是诗人在官场上忙碌奔波。
- 扰扰:形容世间的纷扰喧嚣。
- 今日方还:今天才得以回归自然,回到自己的本心。
- 自在身:自由自在地生活。
- 湖光:湖边的美景。
- 杖屦:手杖和鞋,泛指行走的工具。
- 山色:山上的景色。
- 衣巾:衣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人通过“长年扰扰走红尘”描述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忙碌和纷扰,而“今日方还自在身”则表达了他终于得以摆脱这些烦恼,回归自然的愿望。诗中的“湖光侵杖屦,坐来山色照衣巾”,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湖边时,被湖光山色所吸引的情景;坐在山色之中,仿佛被山色所映照。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
译文如下:
长年累月在红尘中忙忙碌碌,今天才得以回归自然,过上自在的生活。
行走时湖边的美景映入杖屦,坐下时就感受到山峰的颜色映照在我的衣服上。
敢希寄傲陶元亮,且学躬耕郑子真。
犹恐风烟劳顾揖,未能终日作闲人。
注释:
- 敢希寄傲陶元亮:表示羡慕陶渊明那种隐居田园、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 且学躬耕郑子真:表示效仿郑子真的躬耕自食的生活方式。
- 犹恐风烟劳顾揖:担心风风雨雨会打扰到自己打招呼的动作。
- 未能终日作闲人:表示自己不能真正做到整天悠闲无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躬耕自食生活方式的赞赏。诗人通过与陶渊明和郑子真的比较,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喜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对风风雨雨的担忧。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