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身礼法动无违,四德如君古亦稀。
大国增封光典册,长年献寿拥庭闱。
俄惊蒿里飞丹旐,尚想萱堂玩彩衣。
窃意生前犹有恨,沙堤不及见公归。

以下是《挽席夫人二首》的逐句注释及其赏析:

诗句与译文对照

  1. 持身礼法动无违:保持自身的行为举止,遵循礼仪法度,始终没有违背。
  2. 四德如君古亦稀:具备四德(德、言、视、听)的人,在古代也是极为难得的。
  3. 大国增封光典册:国家因你的贡献而增加封号,荣耀地记录在典册之上。
  4. 长年献寿拥庭闱:长久地为国献上寿礼,家中庭院都围绕着你的祝福。
  5. 俄惊蒿里飞丹旐:突然之间,仿佛从坟墓中传来了送别时的悲鸣和哀伤。
  6. 尚想萱堂玩彩衣:仍然怀念你生前在家中快乐的情景,看到她曾经喜欢的彩色衣服会微笑。
  7. 窃意生前犹有恨:私下里猜测,在你生前可能还有许多遗憾未了。
  8. 沙堤不及见公归:无法亲自迎接你回到故土,只能在沙堤上遥遥相望。
  9.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吴芾对席夫人的深切怀念,通过描写席夫人的德行和贡献,展现了她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家庭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逝者的深深哀悼。

关键词注释

  • 持身:保持自己的行为规范和态度。
  • 礼法:指遵循的礼仪和法律规定。
  • 四德:指的是德、言、视、听四个方面,是儒家强调的道德修养的四个基本方面。古人认为具备这四种美德的人,在品德上是非常优秀的。
  • 大国:指国家,此处特指宋朝。
  • 增封:指因某种功绩或特殊贡献,朝廷给予的封号或荣誉。
  • 长年:长时间。
  • 献寿:献上寿礼,表达敬意和祝福。
  • 蒿里:古代传说中的阴间,此处用来形容死者的世界。
  • 丹旐:指用来送葬的旗帜。
  • 萱堂:母亲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席夫人的家。
  • 私意:私下的想法或感受。
  • 沙堤:古代墓地前的沙地,常用于纪念逝者。

赏析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悼念之歌,也是对席夫人一生的回顾与赞美。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席夫人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使人感受到席夫人生前的光辉形象以及诗人对她的深厚感情。此外,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对传统美德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和家庭责任的承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