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坐客苦言归,看取天花满院飞。
已是雪床先到了,夜深应与月交辉。

【注释】:

待雪呈子仪二首:待雪,等待雪花飘落;子仪,指唐朝名将郭子仪。此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冬,避乱秦州(今甘肃天水县)时所作,当时诗人与子仪有旧谊,故以“呈”“子仪”二字作题。

不须坐客苦言归:不必让坐席上的客人苦苦劝阻自己回家。

看取天花满院飞:看到天上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像无数白色的花朵在空中飞舞。

已是雪床先到了:这已经是雪花落到地上了。

夜深应与月交辉:夜晚已经很深了,月光和雪花交相辉映。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冬天,因避乱逃到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县)时,写下了这首诗。当时诗人与郭子仪有深厚的友情,所以以“呈”和“子仪”两个字作为题目。

全诗写景抒情并重,寓情于景。诗一开头就写诗人对雪景的喜爱:“不须坐客苦言归,看取天花满院飞。”他不想听那些劝他回家的客人唠叨,因为眼前就是一片洁白的雪花,它们从天空中飘洒下来,就像无数的白色花朵在空中飞舞一样,让人感到十分美丽。这种情景使诗人陶醉了,所以他没有心思去管那些劝诫的话了。

第二句“已是雪床先到了”,是对上一句的具体化。诗人看到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就像无数白色的花瓣落在了地上,给大地盖上了一床厚厚的被子。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手法,把雪花比作床上的被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的美丽景色。

第三句“夜深应与月交辉”,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拓展。夜晚已经很深了,月亮也升得很高了。此时,月光和雪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站在雪地里,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不禁感叹道:“这已经是雪花落到地上了。夜深应与月交辉。”这里的“月交辉”既指月光照耀雪地的景象,又暗示了作者的心情。他沉浸在这美景之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生短暂而美好,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时光,不要虚度光阴。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特点之一——即兴咏物,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