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固喜雨,雨多亦可已。
若为尚滂𩃱,连月烟浪里。
江湖更弥漫,不见蒲与苇。
有时漏日光,烘云薄如纸。
欲晴又复阴,何以慰田里。
郁郁不能舒,一坐四五起。
春日固喜雨,雨多亦可已。
如果还滂沱,连月烟浪里。
江湖更弥漫,不见蒲与苇。
有时漏日光,烘云薄如纸。
欲晴又复阴,何以慰田里。
郁郁不能舒,一坐四五起。
注释:
- 春日固喜雨: 春天当然喜欢雨。春雨润泽大地,万物复苏,人们自然欢喜。
- 若为尚滂𩃱,连月烟浪里: 如果还是滂沱大雨,连一个月都在烟波浩渺之中。这里用“连月”来描述雨水的持续不断,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淹没的景象。
- 江湖更弥漫,不见蒲与苇: 江水和湖面更加弥漫,看不见蒲草和芦苇。这句话描绘出雨水使江河湖海涨满,使得原本可见的植物变得难以察觉。
- 有时漏日光,烘云薄如纸: 有时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云朵轻薄得像纸一样。这里用“烘云”来形容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
- 欲晴又复阴,何以慰田里: 天气想要晴朗却又再次转为阴沉,这如何能安慰农田里的农民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却无法避免恶劣天气的无奈和同情。
- 郁郁不能舒,一坐四五起: 心中郁闷难以舒展,连续坐了四五个小时。这里的“郁郁”形容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悦,而“一坐四五起”则描绘了他在长时间沉思后的起身活动,表现了他的苦闷和挣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连绵不绝的细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困扰,以及对农民辛勤劳作却无法避免恶劣天气的无奈和同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无助,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