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夜急铜龙漏,淡月半斜金井阑。
已觉亚枝花露重,宿莺犹睡怯馀寒。

《宿》

春风夜急铜龙漏,淡月半斜金井阑。

已觉亚枝花露重,宿莺犹睡怯馀寒。

注释:直宿:在官署内值班,不回家睡觉。铜龙漏:古代计时用的滴漏壶,铜质的。漏,古时计时器,以铜为管,中贮水银,下置一壶,受水满则水银从壶底流出,滴定一定数目即成一日一夜;或以刻箭记之。漏声有缓、速、大、小、疾五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韦应物(737-792),长安府万年县人。初任唐玄宗天宝末年进士第,肃宗至德年间任宰相,代宗朝罢相后隐居,后被起用为苏州刺史。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和进步诗人,与刘禹锡、柳宗元等并称“大历十才子”。韦应物诗以清丽著称,善于写自然景物,其诗风格清淡,笔法简远,语言流畅,于平淡中见巧思。这首《宿》是韦应物在官署内值班时所作。诗的开头两句是说:当夜来的时候,铜壶滴漏之声急促起来;月光斜映在金饰的井栏上。这里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色和氛围。“春风夜急”三句的意思是:春风催得深夜漏声更加急促,月亮斜挂着照进金井栏杆,洒下一地斑驳光影,夜深了,露珠儿都打湿了树枝上的花朵,鸟儿也早早睡了,还害怕这寒冷天气。

此诗首句“春风夜急铜龙漏”,是全篇的枢纽,也是全诗的基调。它概括地写出了值夜班者的心情。这种心情,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到的,所以诗人特意加以渲染。次句“淡月半斜金井阑”,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它承接首句的“夜”字,进一步点出“风”字。这一句不仅交代了夜深的时间和环境,而且通过井阑、金井阑的描绘,使人联想到那高高的、半明半暗的、朦胧的月色,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个静寂的、朦胧的、幽美的月夜之中。第三句“已觉亚枝花露重”,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是第一句、第二句情景的深化。它写值夜班者已经感觉到了夜的深长,夜的寂静和月夜中的冷清。同时,这句诗又由景生情,进一步表现了值夜班者的孤独和寂寞。第四句“宿莺犹睡怯馀寒”,紧承上句而来。宿莺尚且未醒,更显得夜深人静;而值夜班者却要值班到天明,这怎能不感到孤寂和寒冷呢!

此诗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严密。前三句都是对“夜”的描写,而第四句却是对“人”的描写,这是由景及人,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