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扁不南游,医方略岚嶂。
茅黄秋两淫,与疟盖同状。
咒师乌能神,适市半扶杖。
吾欲养黄婆,母壮子亦王。
妙药只眼前,乞汝保无恙。

【注释】

初至象郡:第一次来到象郡。象,地名,在今湖南象州县北;郡县长官为象郡太守。

扁,同“砭”,古代一种用来治病的石器。

医方略岚嶂:医生根据地形地貌来开处方。

茅黄,一种草药。秋两淫:秋天采收的茅花和黄色的草药。

疟(miao),疟疾。盖,大概、大约。

咒师,道士或巫师。

吾欲养黄婆,母壮子亦王:我想养生之术就是保养母亲,母亲强健了孩子也就健康。黄婆,传说中炼丹术士的妻子。

母,指母亲,这里指妻子。

子亦王,儿子也强壮了,也可以称王。

妙药只眼前,乞汝保无恙:最好的药就在眼前的山野之中,希望你能够保佑我平安无事。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中描写了作者第一次来到象郡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和人生态度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初至象郡”,诗人直接点明自己的行踪和目的地。“不南游”是说没有去南方游览的打算,“医方略岚嶂”则是说将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治疗。这里的“医方”既指治疗疾病的手段,也暗含了作者对于医术的自信。

接着两句写到了当地特有的药材和症状:“茅黄秋两淫,与疟盖同状。”这里的“淫”是指茂盛的意思,而“疟”则是指疟疾。诗人通过对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健康状况,表达了对于疾病的恐惧和忧虑。

然后诗人转向了道教信仰:“咒师乌能神。”这句中的“咒师”指的是道士或巫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他们超自然的能力的怀疑和不信任。他不相信这些所谓的神仙能够真的有神奇的力量来治愈疾病。

接下来的两句是对道士们的态度的描述:“适市半扶杖。”意思是说,这些道士们在市场上也是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行走的。这反映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脆弱和无助。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吾欲养黄婆,母壮子亦王。”诗人希望通过养生之术来保养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母亲和孩子都能健康强壮。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和个人幸福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寓意深远。通过对当地环境的描绘、对道士们的态度的描述以及自己的愿望表达,诗人展现了他对生命、健康和家庭的重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