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有近远,寒暑乃不同。
手捉而喙饮,嗜欲南北通。
是邦亦洙泗,人可牛与弓。
良知尽虚市,妙质老耕农。
彼时张曲江,此时余襄公。
二子稍颖脱,一洗凡马空。
斯文隔裔土,后生昧华风。
闽中要常衮,剑外须文翁。

《初至象郡》是宋朝诗人李格非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含义、背景以及其文化价值。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去日有近远,寒暑乃不同。
    “去日有近远,寒暑乃不同。”
    意思是过去的天气和距离都有远近之分,而气候和季节也有不同之处。
  • 手捉而喙饮,嗜欲南北通。
    “手捉而喙饮,嗜欲南北通。”
    这里描述的是一种普遍的饮食习惯,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习惯用手抓食物并直接用嘴吃。
  • 斯邦亦洙泗,人可牛与弓。
    “斯邦亦洙泗,人可牛与弓。”
    这里指该地的人们可以像古代的鲁国或泗水流域的人一样,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强大的能力。
  • 良知尽虚市,妙质老耕农。
    “良知尽虚市,妙质老耕农。”
    这里指的是人们的道德观念已经淡化,只有那些辛勤耕作的老农民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智慧和才能。
  1. 关键词注释
  • 去日、近远:指不同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不同体验和环境。
  • 寒暑: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的变化。
  • 嗜欲:喜好和欲望。
  • 南北:地理方位的南边和北边。
  • 洙泗:古代河流名,此处比喻良好的教育和文化氛围。
  • 牛与弓:牛在农耕中的作用,弓则是狩猎的工具,两者代表劳动的不同方面。
  1. 赏析
  • 李格非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刻描绘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及其人民的生活状态。
  •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当地人民的观察和评价,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 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初至象郡》不仅是一首反映地方文化的诗,也是李格非对特定社会环境和人群的深刻洞察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和社会风貌,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