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挼草汁浴蚕子,婢炙松明治枲麻。东阡西陌要耕麦,如何游子不思家。

【注释】

思家:思念家乡。五首:五首诗的合称;竹枝体:一种民间诗歌体裁。“竹枝”是古代巴渝一带民歌的一种,其曲调优美,歌词多以男女情爱为题材。这里用指妇女思念丈夫。挼:揉搓。蚕子:蚕蛹。炙:烤。松木:柏树。炙:烤。治:加工。要:须、必须。游子:在外的游子。

【赏析】

此诗写农村妇女在家务农时思念丈夫的情景。诗中通过妇女对蚕蛹、柏树、麦田、游子的描写,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首句描绘了妇女在家中忙碌的场景。她们正在用草汁洗着蚕蛹,然后用柏叶煮水给蚕蛹洗浴。这些动作都是为了保护蚕蛹的生长,使其能够健康成长。这反映了妇女们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

次句进一步描绘了妇女们的日常劳动场景。她们正在炙烤柏叶,然后用来加工麻籽(即麻籽)。这些活动都是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展现了妇女们勤劳朴实的生活面貌。

第三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扩展。妇女们不仅要照顾家庭,还需要耕种田地。她们必须在东阡西陌之间来回奔波,忙于耕麦等活动。这种忙碌的生活状态使得妇女们无法像丈夫一样安心在家休息或处理其他事务。

尾句则直接表达了妇女们的心声。她们虽然身处田间地头,却仍然无法忘记丈夫。无论何时何地,她们都会想念着远在他乡的丈夫,期盼着他能够早日归来团聚。

这首诗以妇女的口吻描述了她们在家中忙碌的场景以及思念丈夫的心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农村妇女勤劳朴实的生活风貌和深厚的情感内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限制和要求,以及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